正文 第144章(2 / 2)

柳姨娘不說話了,她並不傻當然知道聶二太太厚道,不然她和聶芸芸哪裏有這樣的好日子。但她對喬家真的很不滿意,錢,錢,錢,沒有錢真沒啥好談的。道:“太太不曉得,貧賤夫妻百事哀,女人跟著男人吃苦受累,終於有點錢了,弄不好就被男人拿去風流快活了。”

這種事情在鄉下實在太多了,女人有時候就是如此天真,想著男人窮點無所謂,隻要有骨氣,有能耐,吃苦受累都是值得的,熬出來就好了。然後男人終於熬出來,本以為會開始享福了,結果男人納了房美妾。

也就因為看得多了,她才情願給主母厚道的人家當妾,與其跟著男人苦熬著把青春熬沒了,讓美貌妾室上位把自己擠一邊去。那還不如趁著美貌的時候就過上好生活,既不用吃苦也不用受罪。不說其他的,就跟小時候一起玩的小姐妹們比,哪個不羨慕她,明明是同齡人,看著卻能當她媽了,生生操心操老了,還有挨男人打的,沒錢還挨打,日子過的真悲慘。

“喬家沒那麼窮。”聶二太太笑著說,看向柳姨娘道:“芸芸不管嫁到哪家去,都會是正室。要考慮的是公婆,丈夫,家族,以及還有妻妾後宅,還有以後子女教養,在這些事情中,能不能過的舒心,有沒有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我看著她長大,就想著她能安樂一生,你是她的親娘,自然也會如此想。還是你信不過,認定我會坑她。”

柳姨娘不是笨人,但身份的差異也造成許多認知的不同。結親最基本的原則就是門當戶對,然後再挑男人,婆婆,以及家族,不是不考慮錢,最重要並不是錢。

“我當然信得過太太。”柳姨娘說著,聶二老爺她未必信得過,但聶二太太她真信得過。隻是道:“寡婦熬兒,家裏也沒什麼家底……。”

“既然信得過我,就該相信我說的。”聶二太太打斷柳姨娘的話,笑著道:“我已經跟簫太太通了消息,明天喬五爺就來了,你也來看看吧。嫁人總是要看男人,芸芸總不能看著婆婆過吧。”

柳姨娘算是跟著她過了半輩子,妾室跟著主母也是有的,但正室要怎麼辦。正室多辦還是要看丈夫,兒子,尤其是在娘家不給力的情況下。

“嗯。”柳姨娘答應著,相女婿這種事,生母肯定不能坐著相看著,但可以偷偷看,或者站在主母旁邊侍候。

次日早飯過後,聶大太太,聶蓉蓉便去了新院。聶二老爺帶著柳姨娘上京來,住前院不合適,住後院又沒有合適的房舍,聶蓉蓉屋裏兩個孩子,自己又是才生產完,搬遷太麻煩。雖然廂房都是空著的,但沒有女兒住正房,父母住偏房的理,

正好黃家的宅子買來之後雖然沒有整理,中間的牆卻是打通了。聶二太太便收拾前頭一處出來,自己也搬了過去,彼此都方便。

今天是相女婿,聶二老爺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樣,衣裳也撿鮮豔的穿,倒是被聶二太太念了幾句,孫子外孫都抱上了,還以為自己是小青年呢,打扮的比新女婿都亮眼,賣俏給誰看呢。聶二老爺訕訕聽著,又挑了一件換了。

倒是柳姨娘的著裝清淡了許多,她向來喜歡鮮豔衣服,此時卻是一身青色的衣裙,普普通通挽個發髻,人也顯得有些無精打彩的。

眾人收拾妥當,依次坐好,簫太太帶著喬五爺來了。喬五爺個頭不算高,不過十五歲還有再長高的可能性,五官俊秀,謙遜有禮。聶二老爺看著十分滿意,聶二太太問了幾句,旁邊聶大太太也跟著問了起來。

喬五爺對答有度,聶二太太這才放心些,父親早亡的孩子,有一種是會站出來承擔責任,還有一種則是正好相反,母親愛護過度,倒成了裙媽仔,凡事聽母親調度,一點主意都沒有。看喬五爺這樣,至少不是第二種。才能之類的,現在這樣真看不出來,不過家世不錯,田莊收入很穩定,以後日子再苦也有限度。

簡單的敘話之後,簫太太就帶著喬五爺走了,這才是頭一麵,簫家又都是女眷,沒有留下吃飯的道理。聶二太太和聶蓉蓉親送簫太太出門,臨上車之時簫太太還笑著道:“不是我娘家人的好話,我這個侄兒是最體貼的。”

聶二太太也笑著道:“喬五爺確實是細心體貼。”會知道體貼親娘的兒子,隻要不是愚孝,對老婆還是不錯的。

“那我等聶二太太的消息。”簫太太笑著上車走了。

聶家消息給的很快,聶二老爺覺得不錯,沒怎麼考慮就同意了。在他看來,庶出女兒嫁個小地主也算可以了,聶二太太也覺得挺合適,喬五爺平平常常,但聶芸芸本身也不是十分出彩,門當戶對,郎才女貌。直隸離青陽不算遠,離京城更近,不管是回娘家還是上京都容易。

“有個探花夫人當姑姑,靠山也有了。”聶大太太笑著說,這門親事也算對得起聶芸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