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鴕鳥肉與臘排骨(1 / 2)

方宏取出了臘排骨,放在冷水中:“臘肉和臘排骨等等,煮之前最好用水泡十個時,至少也要泡兩個時,主要看熏的時候的長短,我自己熏得而且時間比較短,所以我把它泡兩個時就夠了。”

今要做的菌湯,要用到很多的山珍或是海幹貨,都需要泡發。

實話,燉排骨,最好的手法是隻留肉香,不留煙熏氣,因為排骨不同於臘肉,吃起來口感不同,特別是燉煮之後的口感,不適合煙熏口味。

而平時,方宏個人有一個秘訣,那就是將臘排骨放在鹵水中鹵製一個時,那樣的話煙熏氣和鹵水的味道就會互相置換。

鹵完之後,再備用,將燉好的菌湯火,將排骨放入,然後加入一根新鮮大骨。

做好之後,排骨不會粘連在骨上,而且也沒有濃鬱的煙熏味,肉香卻可以完整的保存下來。

不過今的做法稍有不同。

由於是比賽,那樣做無疑過於簡略了,不見得能在烤鴕鳥肉麵前撿到便宜。

所以,原材料有幹貝、海帶、鮑魚、以及七種菌類。

猴頭菇、竹蓀、香菇、雞樅、口蘑、金針菇以及銀耳。

這幾種材料中,在川內使用的比較常見的是海帶、鮑魚、雞樅、香菇、竹蓀。

到了現代化之後,全國各地的各種材料都能很輕易的買得到,而不是像以往,隻有高等宴會才會用到,所以川內廚師對於蘑菇的使用也非常熟練了。

竹蓀是一種很特殊的菌類,在川內全竹宴中是主角一樣的存在,產量極低,味道極好。

口蘑則是張家口蘑菇的簡稱,實際上出產更多是在內蒙,由於古代的貨品交易中,張家口是北方的一個交易集市,所以這種蘑菇叫做口蘑。

而雞樅也是在川內本地有產,產量極低,味道極好,在D龍泉驛,專門有師傅做了一輩子的雞樅麵。

這些頂級蘑菇,最適合的還是油煎,而燉湯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不同尋常的是,不管是雞樅還是口蘑,都會在泡水後改變水的顏色,清洗蘑菇後再泡出來的水回鍋燉湯是最好的,不過今的主角不是它們,所以也用不著泡發的水。

光是材料講,這一道菜是方宏到目前為止,做的最名貴的菜。

這道菜要是放在酒樓售賣,沒個萬兒八千,休想吃到……

“槍哥,前麵那些名貴菌類我就不了,金針菇和它們混在一起真的好嗎?”

“金針菇我要用到的不是它的香味,而是油,我要用它過油油炸,吸收一定的油,然後在湯中溢出,就不會額外加油了。”

做湯加油是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特別是山珍海味,容易有雜質,如果有油,就會變成浮末,非常的難看,而且浮末一旦產生,就很難全部清理,會影響味道。

金針菇過油炸不一定能吸收到油,不過金針菇卷牛肉就不同了,用牛肉卷金針菇,然後沾一點生粉,油炸之後煮湯,是很常見的一種吃法。

這已經是八強的最後一戰了,接下來就是四強賽了,所以,隨著人氣的攀登,看的人也越來越多。

到現場時,水友們發現,方宏拿出了紫砂罐,這東西可是前段時間方宏花了重金才拿下來的。

“槍哥,這樣不合適吧,這個罐兒,比這個會場都貴……”

“有什麼不合適,本來就是廚具,今用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