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海魚對河魚(1 / 2)

“好濃鬱的香氣。”

“各種名貴菌類的味道也濃鬱極了。”

也有不懂行的老外正在詢問:“這些名貴的菌類和白鬆露比起來怎麼樣,和黑鬆露比呢?”

這起來就沒有個明確的對比了。

首先各種名貴菌類的價格就不是固定的,有些東西有價無市有些東西有市無價。

舉個例子,竹蓀是有價格的,但是你不一定能采摘到它,當產地的農戶都足夠倒黴的時候,你就吃不到竹蓀。

又比如鬆茸,完全要看當年出產的質量來定價,雖然每年的產量大約穩定,但真不好價格是多少。

鬆露這東西,價格差距也是巨大的,全世界一共有六個主產區,其中一個還在中華的雲滇,最昂貴的是意大利產的白鬆露,價格在幾萬到幾十萬一公斤之間。

真的要比較的話,大約在竹蓀和鬆茸之上。

這些頂級菌類,都號稱無法人工培育,實際上在全世界不少地方,這幾種菌類都開始人工培育了,隻不過人工產物和自然產物之間味道差距巨大而已,就好像人參一樣,人工種植的人參,十年的就能有野外三百年頂級人參那麼大,吃起來藥效當然也差很多,拿來當白蘿卜燉肉問題都不是太大。

當然了,虛不受補,陽火旺的人喝了白人參湯,就和喝了十杯咖啡混紅牛似的,完全睡不著。

巧就巧在,肯尼亞代表隊動用了白鬆露油,或者應該是,白鬆露橄欖油。

在現代,各類化工產品進入廚房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味精,白鬆露油實際上是一種化工產品,是用來調味的。

而白鬆露橄欖油,是用白鬆露沁潤在橄欖油中的一種名貴烹調油,用法和橄欖油一致,有一股臭雞蛋味,或者煤油味。

現在飲食上關於西方的東西宣傳的也多,賣的也多,但是大抵可以一眼看出其中的貓膩。

就好比,橄欖油都大約在八十到一百一瓶之間,白鬆露橄欖油怎麼可能是同一個價格。

而在標注上,白鬆露油會標注是調味汁,白鬆露橄欖油會標注為食用油,差別就在這裏,不注意看就購買的話,很容易被坑。

試想一下,花了一百塊,買了一瓶味精一樣的東西。不過話回來,一百塊也買不到白鬆露橄欖油,如果對這種油烹飪有興趣的話,可以購買雲滇鬆露,然後自己嚐試做鬆露橄欖油。

做法也不難,橄欖油加熱到六成,加入蒜片,蒜發生形變後撈出來,將純油放置在瓶子裏,泡入切好的鬆露片就行了。

七種菌類混合而成,在湯水中盛放,每一個湯煲隻有三段排骨。

方宏站在幾個評委前,等著他們試菜。

一個評委往下拉了拉金絲眼鏡:“我有一個疑問。”

“。”

“就我所了解的烹飪來講,各類名貴菌類,都更適合於油煎,那樣能讓它們濃鬱的香氣完美的散發出來。在中華是更流行湯類做法對嗎?”

“不是流行,因為我國的文明曆史悠久,所以飲食文化也源遠流長,在曆史中,絕大部分的做法都流傳了下來,我們可以選用古法製作,也有現代做法,每一次改良就會形成新的烹飪技巧,我所擅長的川菜一共有五十四種烹飪方法,每一種都有對同樣材料的不同做法,而我隻是選了一種做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