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做出彈性的丸子(2 / 2)

所以,民間傳聞丸子是秦始皇時代發明的這個傳是不準確的,丸子大概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就出現的一道菜,想一下也簡單,古代的廚具,要將某些肉類烹製的軟糯是很不容易的,先打成丸子,然後再處理就簡單的多了。

方宏不斷地摔打中,肉末已經不像是肉了,反倒像是一個麵團,開始的時候摔打,就像是一塊稀泥摔在地上一樣直接攤開,越是往後,越有勁道。

“差不多了,看時間到時候再上。”

“我們做丸子的方法有很多,全國也有各種不同的丸子,今我們做的是冬瓜丸子湯,不過丸子的做法我使用了淮揚菜的方式,往裏麵加入了馬蹄。”

馬蹄,學名荸薺,沙草科荸薺屬,又稱水栗。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茨),俗稱馬蹄,又稱地栗,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

“加入馬蹄後,丸子做出來不會太幹,而且加入了另外的口感,一般在淮揚菜的獅子頭中常用到這種食材。”

不過馬蹄搭配香菇丁才是最好的選擇,能夠增添風味,但是外國人不一定能接受香菇丁的口感。

“丸子湯各方麵都很有優勢,唯獨有一個缺點,就是口味層次不夠,所以很少在上得了台麵的宴席中吃到這道菜,冬瓜和馬蹄無疑是增加了不少風味,但依舊不夠,所以我選擇了香菜,在川地叫做鹽須。”

“我去,最討厭香菜。”

“簡直是夠了……”

香菜是一種極端的食材和香料,喜歡的人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特別不喜歡。

丸子湯的缺點非常明顯,首先,煮的豬肉,很容易產生浮末,那是豬的血造成的,會導致口味非常差,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還有就是豬肉是有腥味的,炒菜中當然吃不出來,因為重油,湯不能重油,所以要規避腥味,最好的辦法就是往裏麵加入蒜末薑末。

蒜末薑末加上馬蹄,在熟透之後實際上還能給丸子增添風味。

方宏用了做魚丸的做法,單手捏肉團,用勺子剜出圓球形態,放入冷水。

“丸子一定要冷水下鍋,剁丸子非常費勁,大部分人自己做的時候不見得能把肉末剁細,所以很容易煮散,如果是開水,下鍋丸子就會散開。”

散開就會讓丸子的腥味散到湯裏。

肉類的腥味,做好了就是鮮味,做不好就很惡心人。

一個個丸子停留在鍋裏,隨著大火,雜質浮了起來。

“我選擇加入幹的豇豆和幹筍,幹貨能夠激發這種雜質,將肉中的血全部煮出來,起鍋的時候這些山珍隻能全部不用,如果不是比賽,大家可以直接用勺子撇掉浮末就行了。”

既然是比賽,講究色香味,就一定要讓湯如同茶水一樣清透,當然不能出現浮末,因為一旦關火乘出來,浮末立刻就會融於湯中,讓湯變得渾濁。

下冬瓜,整道菜全部步驟完成,隻等待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