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火樹銀花(1 / 2)

收到重油鹽加重麻辣的菜衝擊後,就會吃太不出來鹽味,這是一個規律。

為什麼很多火鍋店要備用大量的蠔油?原因就是火鍋如果鍋底特別麻辣,吃到後麵,就吃不出鹽的味道了,而蠔油就不同,蠔油很鹹,但是同時它很鮮,鮮加上鹹,形成複合味型,就可以規避重油鹽對於味覺感知的蒙蔽。

不過西方國家並沒有那麼多的複合味型調味料,可想而知,那道炸排骨,浮於表麵的味道,幾個裁判就不一定感知的道。

“準備上菜!”

兩方都是炸排骨,並且從都是單排,而且都差不多八厘米長,同樣是炸排骨,看起來外形都很相似。

隻不過一邊裹得蒜泥和芡粉,一邊裹得是麵包糠和生粉。

實際上,從口味上講,生粉和芡粉沒有太多的區別,關鍵就在於,蒜香和麵包糠香味的區別。

和第一道菜的辣不同,蒜泥帶有辛香,對於不適應中華菜的人來,這種味道可能會很突出,但是依舊達不到辣椒那個層次。

這道菜的味道,主攻是清透明亮的香氣,而不是味覺上的感知。

蒜泥的香氣絕對是各種輔助食材和調味料中味道比較大的一種,經過油炸之後,特別的不同。

“吃了前兩道菜之後,我特別期待這道主菜。”

“沒錯,特別是雙方主菜還一樣。”

“應該是,名字一樣,烹調方式一樣,但是口味差距應該很大。”

評委試菜的時候,方宏到是不關注,反而看得更多的是其他的食客。

如果其他食客的味覺感官也依舊受影響,明這個套路可以拿來對付RB隊,能不費力的贏,當然就贏了算了,還費力幹嘛,可如果不是,那就明是少數情況,到時候就不能賭了。

畢竟用這個套路,基本上等於把第一道菜勝利的資格送了出去,如果套路不管用,那就是羊子沒吃到惹了一身騷。

看情況,很不容樂觀,因為絕大部分食客吃到奧地利的炸排骨的時候,也是一臉享受的表情,當然了,也有可能他們是裝的,故意給鏡頭拍的。

但是方宏不願意冒風險,所以選了偏弱的奧地利來嚐試這個套路,按目前的情況看,恐怕是失敗了。

評委們嚐試了兩種排骨之後,給出了決斷,這一次蒜香排骨依舊拿了S+,而奧地利拿了S。

從賽製上來講,已經是中華川菜隊再進一輪了。

看樣子,對於幾個裁判來,之前重油鹽導致的口味壓製依舊在,不過沒有那麼明顯了,因為如果是吃了紅燒牛腩後十分鍾就吃奧地利的炸排骨,應該是半點鹽味都感覺不到才對。

最後一道菜前,方宏也是停了一會兒:“看來謀劃失敗了啊。”

“什麼計劃?”

“我本來準備用重口味壓住評委的味覺,然後後幾道菜用香味取勝,不過每一道菜之間的間隔時間太長了,完全沒有了產生作用的可能,所以這個計劃失敗了。”

“可是贏了啊。”

“我本來準備對付接下來的對手的,今隻是嚐試,要不然第一道菜怎麼可能那麼重口味搞得有個評委給最低分……”

“我靠,槍哥的套路啊。”

“可惜失敗了。”方宏放下了案板:“做最後一道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