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問你:“你會察言觀色嗎?”你可能會爽快地回答:“當然會啊!”

同時將目光移開,眼珠子左右飄浮,並且不自然地改變了坐姿,又用手揉了揉鼻頭,那麼,你覺得我該如何解讀你真正的心思呢?

想必這會兒你應能理解,為何專家將“察言觀色”

視為極其重要的職場EQ 能力了。溝通學者的研究發現,我們在溝通時,有7%的效果來自於說話內容,38%取決於聲音(音量、音調、韻腳等),而有55%取決於肢體語言(麵部表情、身體姿勢等)。所以,在解讀他人心意時,重要的不隻是他說了些什麼,更要緊的是他怎麼說。

另外,我們也發現,肢體語言往往比口語溝通內容更具可信度。換句話說,要偽裝語言符號容易,但偽裝身體符號就困難多了。這也正解釋了為何在前麵的例子中,一個EQ 高手應該會特別重視身體所透露的訊息。

所以,如果你我看不懂他人的臉色,就甭想讀出對方的心聲。而在職場的人際互動過程中,這個懂得“看臉色”的能力就更為重要,不論是跟上司要求加薪,或是與客戶談判價錢,你都需要敏銳的觀察力來解讀對方心意,才能知所進退,而圓滿達成任務。

一個舉人經過三科,又參加候選,得了一個山東某縣縣令的職位。第一次去拜見上司,想不出該說什麼話。

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問道:“大人尊姓?”這位上司很吃驚,勉強說了姓氏。縣令低頭想了很久,說:“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沒有。”上司更加驚異,說:“我是旗人,貴縣不知道嗎?”縣令又站起來,說:“大人在哪一旗?”

上司說:“正紅旗。”縣令說:“正黃旗最好,大人怎麼不在正黃旗呢?”上司勃然大怒,問:“貴縣是哪一省的人?”縣令說:“廣西。”上司說:“廣東最好,你為什麼不在廣東?”縣令吃了一驚,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趕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學校教職。

究其原因,便是不會察言觀色。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

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世事國通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

我們如能真的在交際中察言觀色,隨機應變,也是一種本領。那麼,察言觀色都有哪些技巧呢?

1.察言

我們可以通過言辭知道一個人的品格,也可以從一個人的表情眼神中窺測他的內心,他的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出賣它們的主人。因此,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麵去了解一個人。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得到一個人的心更不容易,如果你想讓別人成為你成功中的一個幫手,那麼,就趕快先看人家的臉色,抓住他的心,當你得到他的心時,你也就成功了。

你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談中看出他的地位、性格、品質以及流露內心的情緒,因此,聽弦外之音是“察言”

的關鍵所在。

下麵又為你提供一孔之見,希望你能以此弦奏出天籟之音:

(1)當對方談話的語氣突然改變時,你要留意是否有話外之意。

(2)對方的個別音調加重時,要仔細揣摩是否有什麼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