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當對方故意做出暗示的肢體動作或特殊表情時,你要明白他的意思。
(4)當對方突然停止談話,你要領會對方的用意。
(5)當對方認真地看著你並將一句話重複著說時,一定含有弦外之音了。
(6)談話結束時仔細觀察對方有無特殊的舉止。
(7)散席前對對方最後的幾句話要特別留心。
(8)對方想插話,欲言又止,你要結合自己剛才的言語推斷出他想說什麼。
(9)當你不經意的言語引起對方的注意時,你要做事後猜測。
(10)對方欲言又止,必要時你可追問一下下麵的話。
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所說的那些,你會越來越覺得能找到口才藝術的奇妙性。研究交際中的對話是一種很有趣的享受。聽出弦外之音,並能巧妙地回應,你就是口才高手了。
2.觀色
如果說觀色猶如察看天氣,那麼看一個人的臉色應如“看雲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時間和場合都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裏”。
“眼色”是“臉色”中最應關注的重點,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於我們觀察他人,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意圖也有所了解。
了解一個人,用正確的方法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巧妙地做事,這樣才會有利於我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至少有六種與生俱來的原始麵部表情:喜悅、悲傷、厭惡、憤怒,驚訝,恐懼。通常在兩歲之前,我們就已經能夠用相同的臉部表情來表達這些原始情緒(即使一個小孩又盲又啞,仍舊會有這些情緒表情)。而你我“看臉色”的功力也是自幼就養成的,在四五歲時,我們就能辨認一一半的麵部表情,而到了六歲左右,看臉色的正確率就達到了75%,很神奇吧?!
至於辨認表情的訣竅,則在於分析臉部的幾個重要線條:嘴角(上揚或下垂)、嘴型(張開或緊閉)、眉毛(上揚或下垂)、眼角(上揚或下垮)、眼睛(睜大或微眯),以及額頭(眉毛上揚到額間有橫紋,眉頭緊蹙則眉間有直紋)。而我們之所以能區別這些情緒,是因為我們知道,某些臉部區域對辨認某些情緒特別重要。例如,以悲傷與恐懼而言,眉毛及額頭就特別重要;而厭惡與喜悅的情緒則以嘴巴的表情最有意義。如高興時嘴角後伸、上唇提升、兩眼閃光,即笑容滿麵;而愁苦時則眉毛緊皺、眼瞼下垂、頭部低垂,呼吸緩慢微弱,並不時發出歎息聲。
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圓。人在高興時,心情舒暢,看見高樓大廈,會想到“凝固的音樂”;看見車水馬龍,會想到“滾動的音樂”。情緒好,容易體諒人,禮讓、關心和幫助他人,也樂意與人攀談,接受別人的邀請,甚至看小狗也可能熱情地打個招呼。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嘛。而人在煩惱時,心情抑鬱,即使欣賞“田園交響曲”,也會覺得是噪音。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察言觀色,及時地改變先前的決定,及時地退或進,及時地把自己的言行進行恰當的組合或分解,那麼,辦事的成功率一定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