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馬到朋友老李家去做客,恰好碰到老李的另一位朋友小石也來拜訪。小馬和小石以前從未見過麵,趁主人正在廚房忙碌之際,兩人攀談了起來。聊著聊著,小馬突然問小石:“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小石聽罷立即顯得有點尷尬,欲言又止。然而小馬並沒有從中覺察出點什麼,反而又加上了一句:“你是學理工科的吧?”此時小石窘態更甚,隻好支支吾吾地說了句:
“我不是大學生。”就這一句話,搞得兩個人半天都沒有再找到合適的話題。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叫人尷尬的事,發生得很突然並且出乎意料,由於思想上沒有足夠的準備,因而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在這種時候,人的感受比公開的批評還使人難受,如引起麵孔充血、心跳加快、講話結巴等。
尷尬有時是對方有意的,依仗親密的關係公開揭你的短,或講述你過去的傻事。有時是無意的,不知不覺中說出了你的隱痛之處。如果真的動氣,他們會說“隻不過開個玩笑而已”,反而指責你過於敏感或不懂幽默。
在公共場合被人笑話並不是件好受的事,但也不要認為是小事而隨意處置。
在這種場合下,大部分人通常會變得很生氣,說話也結結巴巴,臉羞得通紅。但你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保持頭腦冷靜,掌握主動權。
你不要花太多的時間想這個問題:“為什麼他會跟我過不去?”有些人故意羞辱你,你應當義正詞嚴地加以回敬,以當場製止其粗魯行為。你可以這樣說:“你達到了羞辱我的目的,但你能否告訴我這樣做的原因呢?”或者問:“你好像很氣憤,請問我做了什麼對不起你的事?”
不管對方作何反應,你都不可失去理智。如果你勃然大怒,恰好會讓羞辱你的人占上風,而且更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從而達到羞辱者的目的。
在更多的場合,解除困境的方式是自己做出機靈和幽默的反應。一位著名心理學家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兩位女作家,其中一位剛寫完一部書,正陶醉在一片讚譽聲中,另一位卻很不得誌。有一天,她們在路上相遇。
後者徑直走到前者麵前說:“我喜歡你的書,是誰幫你寫的?”“我很高興你喜歡我的書。”成功的女作家答道,“是誰讀給你聽的?”無獨有偶,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有次遇到一個無禮的人,他打量著安徒生的帽子,說:“我很奇怪你的頭上為什麼會戴這樣一頂破帽子?”安徒生笑著回答:“我也很奇怪你漂亮的帽子下,為什麼長著這樣一個腦袋!”實際上,表現出一種“壓力下的風度”,常常是對惡意羞辱的最好反擊。
現實生活中,在眾目睽睽下出醜,聽到別人泄露了自己的老底,這是一種比較常見又不想麵對之事,想要避免這種尷尬,就需要個體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與技巧。
青年人社交經驗比較少,那麼在遇到這類情境時,應該怎麼辦呢?
1.保持鎮靜,不動聲色。在交往過程中,自己的尷尬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會造成緊張的情緒,從而進一步加深了自己的尷尬。應付的辦法,就是坦然處置,不動聲色。如,上朋友家赴約,發現在座的大多是陌生人,你就當作都是熟人。你的表情自然,別人也就會主動同你打招呼,陌生的感覺也就減少了。
2.真誠道歉,如實說明。通常情況下,由誤解引發的尷尬,可以通過如實說明的方法來消除。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失誤、行為的缺陷而造成的尷尬局麵,可以通過及時、誠摯的道歉予以彌補。如講話把唾沫濺到別人身上,說聲抱歉,別人大多也不會在意。有時,為了保全“麵子”,也可以把直接道歉轉化為間接道歉,給對方予以精神補償,如通過電話表達,或以物傳情,送給對方一束花,都是道歉的藝術,可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