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添趣助興式:適當用些風趣活潑的語言能夠消除與初交者交談時的拘束和防衛心理,以活躍氣氛,增添對方的交談興致,這在交際中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效果。
陳伯達是一位“文化大革命”中的風雲人物,在1988年10月他刑滿釋放不久,作家葉永烈就去采訪他。曾顯赫一時而今剛度過18年鐵窗生涯的陳伯達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審我,我作為犯人,不能不答複提問。對於采訪,我可以不接待,不答複。”麵對這種對方極不歡迎的態度,作家葉永烈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怎麼開場才能使他知道我並無惡意?該用怎樣的語言才能使他跟我愉快地合作?葉永烈就告訴陳伯達:1958年,陳伯達到北京大學作報告,他作為北大學生聽過這個報告:“當時你帶來一個’翻譯‘,把你的閩南話譯成普通話。我平生還是頭一回遇上中國人向中國人作報告要帶’翻譯‘!”多麼有趣的往事,多麼風趣的語言!陳伯達一聽,哈哈大笑,感到麵前的這位不速之客很可親近,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
二、建立雙方感興趣的話題。見麵的第一句話,僅僅是良好的開端。要談得投機、其樂融融,雙方必須有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才能一見如故。隻要雙方多留意,就不難發現彼此有對某一問題的相同觀點、某一方麵共同的興趣愛好,或某一類大家關心的事情。
三、注意掌握對方的心理。想要談得其樂融融、一見如故,在交流時還應該注意自己的態度。有人在交談時,交頭接耳,目光轉移,心不在焉;或隻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高談闊論,漫無邊際;也有的十分拘謹,沉默冷場;更有甚者,信口開河,東拉西扯,唯己正確,我說你聽,淡而無味,結果往往不歡而散。
所以,與那些素昧平生者交流時,應避免傲慢與偏見,尤其在最初見麵的幾分鍾裏,要心平氣和,全神貫注,不失禮節地傾聽。隻有這樣,才能做到推心置腹地交談,達到一見如故的目的。
四、重視告別語的設計。“再會”之類的告別語千篇一律,不妨設計個有新鮮感的告別語,以便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例如“祝您成功,恭候佳音!”“今天有幸結識您,願從此常常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