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忱
熱忱是一種力量,一種吸引別人與你交朋友的力量。
當你的渾身充滿熱忱的感覺,而當別人又感覺到了你這種感覺,那麼別人會不由自主地受你吸引而與你攀談、認識,最終發展為朋友。它隻有在更高級的力量中才會生發出來。在那些為個人的感官享受所支配的人身上,你是不會發現這種熱忱的。它的本質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愛德華·亞皮爾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曾協助發明了雷達和無線電報,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時代》
雜誌引用過他一句具有啟發性的話:“我認為,一個人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熱忱的態度遠比專門知識來得重要。”
這句話如果出自普通人之口,可能會被認為是外行話,但出自亞皮爾頓這種權威性的人物之口,意義就很深長了。如果在科學的研究上熱忱都這麼重要,那麼對普通的職員來說,豈不是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嗎?
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引用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法蘭克·派特的一些話加以說明。以下是派特在他的著作中所列出的一些經驗之談:
“當時是1907年,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因為我被開除了。我的動作無力,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我走人。他對我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好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法蘭克,離開這裏之後,無論你到哪裏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本來我的月薪是175美元,離開之後,我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美元。薪水這麼少,我做事當然沒有熱忱,但我決心努力試一試。過了大約十天之後,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我介紹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因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知道我過去的情形,我就決心變成新英格蘭最具熱忱的球員。為了實現這點,當然必須采取行動才行。我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我強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我以強烈的氣勢衝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我就盜壘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華氏一百度,我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中暑而倒下去。”
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真令人吃驚,產生了下麵的三個作用:
1.我心中所有的恐懼都消失了,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技能。
2.由於我的熱忱,其他的隊員跟著熱忱起來。
3.我沒有中暑;我在比賽中和比賽後,感到從沒有如此健康過。
第二天早晨,我讀報的時候,興奮得無以複加。報上說:
’那位新加進來的派特,無異是一個霹靂球,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們不但贏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由於我熱忱的態度,我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到185美元,多了近七倍。
“在往後的兩年裏,我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三十倍之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一股熱忱,沒有別的原因。”
後來,派特的手臂受了傷,不得不放棄打棒球。接著,他到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保險員,整整一年多都沒有什麼成績,因此很苦悶。但後來他又變得熱忱起來,就像當年打棒球那樣。
目前,他是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不但有人請他撰稿,還有人請他演講自己的經驗。他說:“我從事推銷已經三十年了。”
熱忱是發自內心的興奮,散布充滿到整個人,是無法偽裝的。英文中“熱忱”這個字是由兩個希臘字根組成的,一個是“內”,一個是“神”。事實上一個熱忱的人,等於是有神在他的內心裏。熱忱也就是內心裏的光輝——一種熾熱的、精神的特質深存於一個人的內心。
個人、團體、體育團隊、公司和整個社區能培養出熱忱,其報償必然是積極的行動、成功和快樂幸福。卡耐基常引述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經理佛瑞德瑞克·魏廉生的話:“我愈老愈相信熱忱是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