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樓上原本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正在鬧離婚,原因是丈夫意外發現妻子在網上和別人的聊天記錄。其實妻子隻把聊天作為一種休閑,也就是經常和一個人聊聊天而已,可是這個男人不理解這些,他醋意大發,剪網線,扔鍵盤,把顯示器也砸了。這件事情在小區裏鬧得沸沸揚揚,許多人指責這個女人在和別人網戀,背叛丈夫,是個壞女人。就連一向性格“熱情直爽”,從不上網的王大姐,也罵這個女人水性楊花,認為是上網讓她變壞了。

年輕的小王試圖給王大姐解釋一下,什麼是網絡,上網有什麼好處,不料她根本不聽小王解釋,而是給小王來了一句:“上網就是網戀,上網的人都不是好東西。”

無論小王如何解釋,她堅持認為上網的人都不是好人。小王當時有點生氣,覺得這個原本可愛的大姐,忽然變得很可惡。

後來小王冷靜一想,覺得也不應該去責怪王大姐,她這麼說是因為她對網絡不了解,我們應該試著去理解她,一個對網絡一無所知的人,她對網絡的了解隻是基於各種報紙、電視對網戀的報道,基於她已有的常識和她固有的思維方式,媒體上大肆宣傳報道的基本上都是網絡不好的一麵,什麼網戀呀、網絡遊戲成癮呀等。這麼想來,王大姐痛恨網絡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別人的過錯而對他產生怨恨,而對於自身的過錯,我們輕易就可以原諒,有時候甚至連一點悔意都沒有。我們之所以會輕易忽略自身的過錯,是因為我們了解自己錯誤的每個過程,理解造成錯誤的每個原因,對這個錯誤的結果完全理解,理解使我們很容易原諒自己。

當一個人犯了一個小錯誤,我們要試著去原諒他容忍他,當一個人對我們產生了誤解,我們不要去怨恨他,也不要強求他去理解你,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試著去理解他。

理解別人,無論是對於他人,還是對於我們自己,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你也許會發現周圍的人常常和你有完全不同的風格,這種不同也許會影響到你們之間的溝通、理解、配合,因此,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就成為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生活中的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別人理解自己,卻從沒想到別人一樣需要自己的理解。自己被人誤會了火冒三丈,卻不曉得自己不小心也誤會了別人。我們痛罵××等人變態的時候,想沒想過其實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隻是社會的犧牲品?我們嘲笑身邊那些形形色色有某些“笑料”的“異類”的時候,想沒想過或許人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如果我們正在某些事上因為別人的不理解而煩惱著,那就嚐試著站到別人的角度想一想自己做錯了什麼吧,或許也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錯誤,才讓事情變得如此糟糕。

理解是一種抓住溝通內容實質含義的能力。由於所有的溝通都是人際之間的交流,因此,理解他人是一種必要的技能,理解他人的能力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

下麵是理解你周圍其他人的一些關鍵要素:

1.仔細傾聽別人所說的話。注意別人在說什麼,這是使他敞開心扉的最佳做法。

2.回憶他們過去說過的內容。經驗是個非常出色的老師,一些人的談話比較保守,另一些人談話則比較誇張。過去的“記錄”會告訴你哪些內容應該相信,哪些內容不必重視。

3.假定人們都是為了自我利益而活著。這種態度並沒有什麼錯誤,人人都有自己正當的利益。

4.表現出言行一致。表裏如一的人讓人覺得更可靠。

5.通過熱忱與激情表現你的信念。這些情緒相比其他東西來說,是反映真誠的更值得依賴的指標。

6.喜歡你周圍的人,與他們交朋友。人們會對那些喜歡自己的人敞開心扉。

7.要開放而坦率。不要保密和隱瞞,人們會對“向自己開放”的人開放的。

8.不要批評和評論。使人們“閉口不言”的快捷做法,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別人的行為或別人所說的話。

9.尊重隱私。如果某些事是悄悄告訴你的,不要再把它對別人說。有保密信譽的人會成為“信息的存貯器”。

10.平和自然地交流信息。在獲得信息方麵,平易近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