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向別人學習是一種修養(2 / 3)

一個不善於向他人學習的人一定是愚蠢的人,不善於向他人學習的民族一定是一個愚昧的民族,這樣的國家也必定是一個落後的國家。

曆史告訴我們,凡是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人,都是善於學習的人;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國家才有希望。

日本在二戰結束時,品嚐過原子彈的、飽受戰敗國創痛的日本人民清楚地認識到,要振興自己的民族唯有靠教育,於是日本興起了一股學習高潮,他們拚命地學習,向他人學習,向書本學習,恨不得一夜之間把全世界人類智慧的精華統統吸收過來。正是由於這種善於學習的精神,日本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得以恢複,並躋身於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善於學習的人往往是一個十分謙虛的人。對我國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當代偉大科學家王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一直認為自己一生有很多地方不如別人,他說:

“我總覺得己不如人,跟我合作的人在一起,我會覺得這個人那一點比我強。那個人另外一點比我強,但我總體上信心非常足,對自己充滿信心,從來沒有喪失信心。”

他不僅是一個謙虛的人,而且又是一個十分幽默的人,他說:“我覺得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常可悲和可笑。有一種馬太效應,已經得到的他使勁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遠得不到。這個馬太效應現在在我頭上很厲害,就是什麼事情都讓王選領導,其實我什麼都沒有領導起來,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我承認我剝削年輕人最多,但是由於大家都知道我並不是主觀上要去剝削年輕人,所以對我也比較諒解。”

善於學習的人也往往是一個能接受批評的人,這是獲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美國的奠基者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批評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因為他們指出了我們的錯誤。”不能接受他人批評,不能進行自我批評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獨裁者,一個頑固不化的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的人讓人尊敬,驕傲的人永遠被人唾棄。

還有很可貴的一點就是,善於學習的人有自知之明,能把自己的缺點變為優點。鬆下幸之助之所以能成為日本的管理之神,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我有三個缺點,都被我變成了優點:第一,因為家裏窮,知道奮鬥才能成功;第二,沒有文化,懂得要自學;第三,身體不好,懂得要依靠別人。三個弱點變成了三個優勢。”

但向別人學習時,切記不要犯以下這兩種毛病:

一種是妒忌,妒忌別人的優點。驕傲就難以發現別人的優點,即使發現了,也不會去學習。他們想,憑什麼我要向你學習?像這樣的人不明白,在任何情況下,學習都不是恥辱,不需要向別人學習也決不是光榮的。

不僅如此,甚至還從妒忌的心理出發,故意抹殺別人的優點,似乎誰都沒有什麼可學的。妒忌把學習他人擠得無影無蹤了。

另一個是嘲笑,嘲笑別人的缺點。把別人的缺點作為笑話,把別人的失敗作為津津樂道的“佐料”,從來不和自己加以聯係。結果自己在另外的事情方麵又犯和別人同樣的毛病。

善於向別人學習,其實也是搞好團結的重要條件。

學習別人已經含有尊重別人的意思了,別人也會感覺和你一起工作不挨排擠,不受埋沒,也願意幫助和支持你。

“別人”,這裏主要是指自己身邊的人,廣義來說,也應該包括同時代的人以及前人。說到那些,恐怕話就更多了。

總之,任何一個有大本事的人,都是善於向別人學習的人,因為他不是局限於自己狹隘的天地,而總是能夠及時地把別人花費代價的正反兩方麵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財富。

別人的意見是對自己的最好禮物。古人雲:“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聽取他人的意見。

聽人勸,吃飽飯。意見是他人對這件事的看法與主張,是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對此事的思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然作為當局者的你並不一定迷,但是作為旁觀者的他卻一定清,所以他的意見沒準就會讓你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唐太宗以魏征為鏡,聽取意見,改正自我,增加信心,勵精圖治,開辟了貞觀之治的新時代;就像愚公不顧智叟的譏諷,以“子子孫孫無窮匱”的信念鼓勵自己,終於成功移山;就像三國時代的劉備,聽取了諸葛亮的對策,加上自己成就霸業的信心,終於從寄人籬下變為雄踞一方。

諸葛亮一生做事謹慎,從不武斷,善於聽取群下意見。他認為,為政者必須有參謀人員幫助策劃。否則如人夜行,手足無所措。他說:“夫人君拒諫,忠臣不敢盡其謀,而邪臣專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他雖然讀書“獨觀其大略”,然而對曆史上為政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都牢記在心。在《前出師表》中對劉禪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世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他在著名的《與群下教》中說:“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連覆,曠閥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路麵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苟能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可見他在處理軍國大事時十分注意聽取群下的意見,這近乎於我們今天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集思廣益”這個詞,在曆史上正是諸葛亮首次提出並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