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2 / 2)

“一條路上跑到底,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有的可能一開始就方向錯誤,所以最終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注定成不了大事;還有的人可能當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而他們不知道及時調整自己,致使方向也出現了偏差。“差之毫厘,謬之千裏”,其結果仍然是失敗。

成功的道路上充滿了坎坷,我們所處的環境更是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而每一個變化都可能影響我們的目標,甚至完全推翻我們的計劃。適者生存,隻有根據環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目標和計劃的人,才能實現既定的目標。

一個在職業生涯中跋涉的人,更需要審時度勢,在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包括擇業、求職、工作,甚至跳槽等各個方麵,都要及時轉變自己的觀念,更新自己的計劃和目標,以取得職業生涯中的不斷成功。同時,在具體的工作中更應該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靈活辦事,根據工作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完善計劃,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改革、技術革新、機製調整、企業轉型等勢在必行,這一切也是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及需求所必須進行的轉變和調整。如今,市場變化日新月異,而且涉及到了每一個市場環節,這就要求每一個企業都要根據市場變化去製定和調整決策,而且將這種調整和革新進行到底。否則,不革新就要被淘汰,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

要克服“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不良習慣,首先要從心理上轉變觀念,接受“適者生存”的真理。那些執迷不悟、不知進退的人,往往有一股蠻勁,“欲與天公試比高”,所以對靈活行事的態度不屑一顧,認為那是無能的表現。然而,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才是真正的無知。所以,要善於接受別人的建議,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將自己當成是“環境中的人”。其次,要意識到“不回頭”比“回頭”所付出的代價要沉重得多。有時候,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方向已經偏離時,往往因為已經投入太多而不舍得放棄和轉變,所以抱著一種“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走一步算一步,直到撞上“南牆”,或者走到懸崖邊。到那時,再“回頭”所付出的代價已遠遠超過當初投入的一切,隻能懊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所以,最好還是“當斷則斷”。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時刻都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發現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和障礙,同時捕捉變化所帶來的機會。環境、市場的變化之快雖然令人瞠目結舌,但是,這些變化絕非毫無蹤跡可循。突發事件畢竟很少,更多的變化都有規律可循,隻要時刻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經過仔細分析和研究,一般都可以歸納出變化的趨勢和規律。而且,這些趨勢並不是一時的“潮流”,而是一種持久的、深沉的必然動向,它們足以改變事態的發展方向。所以,隻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去尋找這些趨勢和規律,就能通過對環境變化的掌握及時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目標和決策。同時,還可以利用這些變化,將每一個趨勢化為通向成功之路的強大助力。

革新也是一種創新,它是每一個職業生涯中的人所必須遵循的行為原則。畢竟,誰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執迷不悟、不知進退的“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呢?

有實力才有將來,市場競爭遵循優勝劣汰的“鐵律”。厚積薄發,步步為營,才會重拳出擊,所向無敵。盲目和草率競爭則隻能事倍功半,甚至一敗塗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追逐市場利潤,必先壯大自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