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諸葛亮VS司馬懿(2 / 2)

而諸葛亮一開始就持著“以戰求安”的思想,沒有深諳兵法“保全實力”的宗旨。所以說,諸葛亮隻能是司馬懿麵前的“小醜”,因為他們根本不是處在同一個高度上對陣。由此而聯想到劉備的東征,當時陸遜也是采取堅守戰術,後來在關鍵時刻“火燒七百裏連營”,一把火燒掉了劉備的性命。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陣,以及後來薑維與鄧艾的對陣,同當初劉備與陸遜的對陣如出一轍。難怪蜀漢政權要夭折!

中國兵法最主要的貢獻其實是留給後人一種智慧和思想。

商場如戰場,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克敵製勝”,確保生存,並謀求發展,正是所有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在這一點上,企業經營者的確可以借鑒中國兵法的思想和智慧。實際上,有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曾從中國兵法思想中找到了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和管理思想,並且取得了很大成功。

事實上,企業的所有問題,以及如何保持企業的旺盛生命力,最終應歸結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最終將演變成企業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力的大比拚。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於企業所擁有的特殊資產,如企業的市場力量、內部資源等一係列特殊資源組合而成的戰領市場、獲得長期利潤的能力——這是企業實力中最為穩固,而且最難積累的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是一個能力的集合體。企業中那些最基本、能使整個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一個企業想要立足市場,就必須培養和嗬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具體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也應該本著“保全核心能力”的宗旨,采取有彈性的競爭策略。能屈能伸,方能靈活經營。往往有一些企業不考慮自身實力而盲目競爭,結果陷入商戰中不能自拔。要知道,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是要靠長期積累才能完成的,所以,企業在運營中,特別是創業階段,更應該注重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注重實力的保全,而不應該急於采取攻勢,企圖在創業階段就霸占市場。即使是麵對商機時,也應該量力而行。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掌握核心技術。隻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實現企業資源的高效配置,從而壯大企業實力。核心技術的開發,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企業的專有技術和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和整合,並進一步提高和鞏固,以形成自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2.實現專業化經營。在市場需求多樣化的今天,公司進行差異化經營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諸多方麵與同行的差異,就有可能擁有構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要素。

3.培養潛在能力。尋找自己的潛在能力,分析這種能力與其他同行的差異性,並集中力量對其進行培養和開發,可以防止盲目投資和經營,更可以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4.發展比較優勢。通過對競爭對手及消費者需求變化的了解和分析,從市場空缺中尋找機會,從而找到並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本身就是在建立和發展核心競爭力。

5強化內部管理。良好的內部機製是核心競爭力成長的最佳土壤,企業隻有大力強化管理內部,並根據市場發展及時轉變企業機製,才能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

6.樹立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所涉及的領域和影響的範圍,無不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密切相關。而隨著市場的迅猛發展,企業文化成了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必須圍繞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樹立全新的拿來文化,以指導企業發展,為培養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全方位服務。

總之,隻有注重市場判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奠定強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