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往往有許多人士,他們在創業階段常因準備充分及士氣旺盛等原因,一般都能取得相當的成功。然而,事業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守業階段的表現。商場中有一句俗語:“永遠把自己當成窮人看。”對公司老板而言,不管公司現在獲得了如何大的進展,都應該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感,讓危機感助你走向成功。
商場行情瞬息萬變,“三十年河東,三十河西”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是完全符合優勝劣汰規律的。就創業而言,恐怕沒有幾個創業者會認為自己已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在實際的創業過程中,當你意識到自己的企業已經度過了創業初期的艱難時,除了高興之外,還應該冷靜地、全麵地、慎重地評估自己的創業。事實上,對於商場中人,任何一次成功者隻是階段性的成功。企業的運營常態化、客戶群相對穩定、營銷策略與措施相對穩定、員工心態趨於平衡等也隻是階段性成功的表現。即使你的企業已經趨於成熟,那也隻是說明你的事業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當然,創業者不可能永遠處於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他們在自己的企業或公司裏常常還會表現出悠閑與輕鬆,以鼓舞員工們的士氣。然而,這應該隻是一種表麵現象,因為無論是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都無所不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規律無處不有,任何一種放鬆和自滿,都有可能導致事業停滯不前而終被市場所淘汰。
同時,有很多經營者本身並不缺乏“憂患意識”,而他們之所以跳不出“守業難”的怪圈,是因為被一時的輝煌衝昏了頭腦,進而忽視了公司可能麵臨的生存危機,為事業的失敗埋下隱患。
往往有許多公司,由於管理者熱衷於擴張和發展,反而忽略了內部整頓及自身的實力,使得內外發展不協調。正所謂“年輕的腳步追不上‘野心’的翅膀”,結果是辛辛苦苦創造的基業毀於盲目的競爭中。
更有人過於迷信“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的經營“哲理”,所以大搞多元化經營。看到別人賺錢就眼紅,不顧實力地盲目跟風,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限的多元化競爭中去。這並不是說多元化經營就一定是“守業難”的罪魁禍首,它當然是企業減少經營風險的重要方式。可是,守業者在推行多元化經營時,一定要和企業的發展需要以及企業的能力相協調,不能盲目投資。實際上,專業化經營有其無可比擬的優勢,不論是從技術、設備、市場、管理等哪方麵因素講,專業化經營都是事業初成者的主要途徑。它可集中人力、財力和物力,在相對熟悉的領域中拓展市場,有利於打造企業品牌,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之,任何一個經營者,都應該謹記“創業容易守業難”的原則,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感,多角度地審視自己的實力,使企業不斷取得階段性成功。隻有這樣,經營者及其企業才能跳出“創業容易守業難”的怪圈,實現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