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不能密切配合、同舟共濟(1 / 2)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思想的精華,也是他畢生堅持的原則。單就“聯吳”方麵來講,諸葛亮做的確實比較成功,基本上達到了以東吳牽製曹魏,以及免除來自東吳的後顧之憂的效果。然而,在“抗曹”方麵,除了赤壁之戰借助東吳力量有效抵製曹操大軍之外,蜀、吳雙方再也沒有過堅強的聯盟,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外交上的一大敗筆。

自赤壁之戰時諸葛亮混水摸魚奪得荊南三郡之後,劉、孫雙方即因荊州問題而貌合神離,表麵君子,暗中較勁,雙方關係甚至一度發展到白熱化的程度,幾乎兵戎相見。所幸雙方在對付曹操方麵有著完全一致的利益,所以諸葛亮和魯肅盡力奔忙,竭力維持著雙方的合作關係。可是,這種微妙的關係使得雙方不能坦誠相待,密切配合,在行動上各自為陣,完全撇開對方而單獨行動。致使“聯吳抗曹”的戰略思想失去了實質意義,達不到聯合行動以打擊曹魏的作用。

早在劉備入川之際,曹操曾為報赤壁戰敗之仇而揮軍南下,在孫權的合肥戰線攻擊孫權。孫權一方麵為阻止劉備占領益州,一方麵為與劉備共商聯合防守大計,於是緊急傳書於劉備,希望其速回荊州。然而,劉備不但無意回救東吳,反而在荊州有危機之時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身為盟軍的“特使”,也沒有向孫權提供任何援助,即率領張飛及趙雲兵團入川,隻留下關羽鎮守荊州。

從孫、曹雙方的合肥之戰,到劉、曹雙方的漢中之戰,劉備和孫權之間找不到一點聯合抗曹的痕跡。相反,劉備方麵的單獨行動激起了孫權的不滿,使得東吳趁機在其荊州後方動起手腳,攻陷了荊南三郡,迫使劉備與孫權談判,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

如果說平分荊州的談判尚可算作劉、孫雙方為對付共同敵人而作出的努力,那麼,諸葛亮策劃的由關羽北伐襄陽的行動,則完全是撇開合作夥伴而單獨行動,而且進一步造成了友軍背盟,使雙方化友為敵,並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當關羽的北伐軍正在樊城陷入膠著狀態時,曹操趁機引誘孫權,使孫權趁虛而入,由荊州後方夾擊關羽。

當時,孫權方麵魯肅已死,其繼任者呂蒙雖為智謀名將,卻不能像魯肅一樣從三分鼎立的大局看待孫、劉聯盟,所以積極鼓動孫權聯合曹操。就這樣,吳下阿蒙奇襲江陵,並且一舉消滅了回救江陵的關羽軍團。孫權甚至將關羽的首級獻給曹操——孫、劉聯盟至此已經完全破裂了。

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戰略是劉備和孫權當時惟一可行的發展戰略,因為雙方均無力單獨與曹操相抗衡,所以隻有彼此聯合才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也才有可能謀求新的發展。諸葛亮以《隆中對》中提出:一旦天下大勢有變,即可派一上將率領荊州兵馬北上,直接攻打洛陽。同時,劉備、孫權分兵從左右兩路進攻。這可以說是劉、孫雙方都能接受而且最為可行的戰略。如果能循著這個思想發展下去,諸葛亮後來的北伐戰爭至少也不會屢屢無功而返。當初,魯肅之所以竭力勸阻孫權,不讓他在荊州問題上與關羽直接火並,正是因為他首先看到的是來自曹魏方麵的威脅。至於孫、劉雙方的矛盾,則退居次要地位。這也是孫、劉聯合的根本原因。

可是,北伐襄陽的單獨行動完全破壞了“聯吳抗曹”的思想。假如說諸葛亮能夠主動征求孫權的意見,並能達成一致,而不是急著冒險北伐,那麼,也不至於發展到直接衝突的地步,從而破壞了聯合抗曹的全盤戰略,致使三足鼎立的大局遭到破壞,也使劉備方麵既失荊州,又失去關羽軍團,而且引發劉備東征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