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經理對劉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問:“若你未被錄取,我打電話,你想知道些什麼?”“請您告訴我,我在哪些方麵未達到你們的要求,我好改進。”“那錢……”劉麗微笑道:“給沒有被錄用的人打電話不屬於公司的正常開支,所以由我付電話費,請您一定打。”經理笑了笑說:“請等會兒,我請示一下區域經理。”區域經理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對人事經理說,請把錢還給劉麗,不用打電話了,現在就通知她:她已被錄取了。
而這一方法,正是劉麗在上次招聘中,從一個競爭對手那裏學來的。那一次,劉麗比她的競爭對手考得好,而她的競爭對手卻最終被聘用,她不明白其中原因,就虛心地向競爭對手請教,競爭對手被她的誠懇打動,就把自己應聘多次總結的秘訣教給了她,結果這次真的就被她靈活運用,並收到了好的效果,最終應聘成功。
實際上,許多人正是通過向競爭對手學習尋求到晉升的良機,開始走向成功。他們以競爭對手為前進的助推器,時刻激勵自我不斷努力,終於成就了了不起的事業。
日本企業家福富先生,17歲時進入一家公司工作,當時與他共事的都是富有經驗、資曆較深的老員工。福富年紀輕,資曆淺,經常受到老板訓斥,受到老員工輕視,處境非常不妙。福富怎麼做才能與競爭對手一爭高下,受到老板重用呢?
聰明的福富沒有畏懼退縮,他把挨訓和慢待當作機遇,總是力求從中學會一點東西,知道一些事情。有了這樣的決心,福富在麵對老板和老員工時,不再像老鼠見了貓一樣驚慌逃走,而是主動上前,躬身行禮並謙虛地招呼說:“我難免有做不到的地方,請多指教!”礙於情麵,老板和老員工們不再擺架子,而以長者的風度指出他應該注意和改正的地方。福富洗耳恭聽,然後立即按照他們的指導改正自己的缺點,以求做得更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老板對他說:“通過長期考驗,我看你工作勤懇能幹,善於向他人學習,從明天起,你就是公司的部門經理了。”福富當時隻有19歲,卻戰勝了公司裏許多老員工,成為最年輕的經理,他的成功是由於他敢於虛心向競爭對手學習,創造並把握住了學習機會。
看完以上這個典型的案例後,我們得出個結論,如果你要想在職場中盡快得到提升,那麼就應該勇敢地向競爭對手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能力,注重學習細節,以促進自我的早日成功。
現代職場中,很多員工特別是具備高學曆的人一般都很自負,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專業知識豐富,平時的工作方式雖然與同事們有差距,那也是自己的工作風格和個人魅力的所在,這樣的細節問題不是評定自己的工作能力的標準。真的是這樣嗎?要知道,你的文憑隻代表你過去的文化程度,它的價值往往隻體現在你的保底薪金上,而它的有效期最多也就3個月。你如果要想在優秀的企業中站住腳,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積極主動地向旁邊的人學習。反之,你就不可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當中有所成就。
電視劇《神醫喜來樂》在很多地方電視台熱播,其中劇中的太醫王天和,因為醫術不如喜來樂,經常處處與喜來樂作對,欲致喜來樂於死地而後快,更別說向喜來樂學習優點了,甚至在身患絕症,生命垂危的時候,依然拒絕服用由喜來樂開出方子所抓來的藥,最終導致“含恨九泉”。這就是一個不懂得向同事學習而釀成的悲劇。在現實工作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很是令人深思。
盲目自大,拒絕學習競爭對手的優勢,拒絕學習先進的工作方法,“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結果將阻礙自己的發展,更無法晉升自己。因此,每個想成功的員工都不要像王太醫那樣嫉賢妒能,要敢於勇於麵對現實,善於向競爭對手學習,取長補短,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