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幫助競爭對手是一種境界(2 / 2)

湯姆和傑克在同一個地區賣同一份報紙,兩個小夥子是競爭對手。湯姆非常勤奮,每天天不亮就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是賣出去的報紙並不多,而且還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傑克呢,他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還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到那裏,就給大家分發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

經過一段時間,兩人賣出去的報紙數量出現很大差距。湯姆有些灰心,就在這時,傑克主動找到他,對他說:“其實,這個地區還有很多固定地點,我一個人跑不過來,你為什麼不去那裏送報紙呢?”

湯姆接受傑克的建議,也學著傑克的樣子到固定地點分發報紙,不久,他賣的報紙也越來越多。兩個小夥子都成功了,後來,他們的銷售方式受到報業注意,還在報紙上專門撰文誇獎過他們呢。

賣報不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傑克熱情地幫助湯姆,這種高尚的舉動依然值得人們稱讚。確實,傑克肯幫助競爭對手,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具有不同常人的境界。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而這就是助人的最高境界。

幫助競爭對手,最好讓競爭對手能夠順理成章地接受,而不應該讓競爭對手感到自尊受到了傷害,從而認為你是另有所圖,那樣就適得其反了。無論你手中有的是權力還是金錢,隻要你打算以此為人謀利,就應該給競爭對手以平等,而不是站在一個施舍者的位置上。

顧及別人的自尊,不光在幫助競爭對手或者向競爭對手學習的時候需要,有時還是生活中的“潤滑劑”。

一位美國旅遊者在意大利購物,一件物品店主出價4500元,旅遊者出價1500元。店主氣憤地說:這個價格我還不如送給你!於是他當真就送給了這位旅遊者,並且堅持不收那1500元錢。旅遊者感覺到店主因被傷了自尊才死活不肯接受那1500元,但自己又不願意白拿別人的東西。於是他對店主說:你送給我這份禮物,說明我們是朋友了?店主點點頭。旅遊者說:那好,既然我們是朋友,那麼請接受我送給你的1500元好不好?結果那店主便高興地接受了。

這個小故事也適合我們與競爭對手之間互相幫助所要注意的問題。在你幫助競爭對手,或者虛心地向競爭對手學習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不要傷害到競爭對手的自尊。

可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在幫助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時,由於自身的各種因素,有時難免會過於傷害到競爭對手的自尊。為此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原則,即尊重就是幫助。人們出於對競爭的恐懼心理,往往提前對競爭對手設了許多防備。其實,人與人的合作才是發展的根本,這也是人類之所以成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霸主的原因之一。最近備受職場人士推崇的狼道文化也闡釋了同樣的道理,狼依靠團隊意識戰勝了地球上許多比他們強大得多的動物,它們彼此幫助合作的精神給予人類很大啟示。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精神上的雙贏,它抹去了勉強別人所帶來的壓力,也減少了被別人勉強所帶來的痛苦;薑太公釣魚是一種行動上的雙贏,他避免了垂釣人枯坐求魚的心焦,也減少了池中魚兒嬉鬧時的忐忑,兩不傷害,求的是一份靜默,是一份期許和等待。於是,孔聖人成就了美名,於是,薑子牙等到了他的伯樂。

隻有努力提高個人境界,在競爭中才能高人一籌,永遠處於不敗之勢。

幫助競爭對手是一種境界,也是自我修煉的好方法,人生要進步,事業要發展,沉迷於自我必然迷失方向,找不到前進的路徑。像一位成功人士說的:沒有競爭對手就沒有前進的方向。確實如此,幫助競爭對手不僅體現了寬博的胸懷,還是自我提升的有利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