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第三步就是分析其中的溝通過程,溝通一定要清楚具體,避免含糊不清。千萬不要接受:“我等一會再幹”或“我有時間再幹”的回答,這種回答最容易引起嘮叨。比如家務勞動,要明確要求在某個時間內完成,並說明否則將會有什麼後果。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其四,要常常開家庭會議,或小型討論會。利用這個機會來討論哪些事情要做,應在什麼時間做等等,並檢討拖延未做的事,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其五,檢查一下夫妻之間或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是否已到了惡化的地步,是的話,光靠前麵幾種方法來解決嘮叨還是沒有用,必須借助心理治療或心理輔導,以解決根本問題。
最後,這是最實用的一點,在孩子耳邊用悄悄話告訴他要做什麼事,通常很有效。這種舉動顯示出一生活上的親密感,讓孩子覺得心理很舒服。有時候也要給他留點麵子,不要當著兄弟姐妹的麵說他。同時孩子對這種“秘密信息”很感興趣,也能增加他的自我重要感。
17、承諾可以拯救生命
言必行,行必果,可體會到自我的真正價值。反之,遊戲人生,碌碌無為,卻恰恰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人的一生,可能會做出很多承諾,對戀人、對朋友或是對家人,但是真正能兌現諾言的人卻為數不多。
1989年,一次8.2級的地震幾乎將整座城市夷為平地,在不到4分鍾的短短時間裏,3萬人以上因此喪生。
在一陣混亂之中,有位父親將他的妻子安全地安置好了以後,跑到他兒子就讀的學校,迎麵觸目所見,卻是幾乎被鏟平的校園。
誰看到這一幕,都是傷心的。此時他想起了曾經對兒子所作的承諾:“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在你身邊。”至此,父親熱淚滿眶。麵對看起來是如此絕望的瓦礫堆,父親的腦中仍記著他對兒子的諾言。
他開始努力回想兒子每天早上上學必經之路,終於記起兒子的教室應該就在那幢建築物,他跑到那兒,開始在碎石礫中挖掘搜尋兒子的下落。
當父親正在挖掘時,其他悲傷的學生家長趕到現場,悲傷紛亂地叫著:“我的兒子呀!”“我的女兒!”有些好意的家長試著把這位父親勸離現場,告訴他“一切都太遲了!”“無濟於事的”,“算了吧。”等等,麵對這種勸告,這位父親隻是一一回答他們:“你們要幫助我嗎?”然後依然繼續進行挖掘工作,在雜亂無章的瓦礫中地尋找他的兒子。
不久,消防隊隊長出現了,也試著把這位父親勸走,對他說:“火災頻傳,處處隨時可能發生爆炸,你留在這裏太危險了,這邊的事我們會處理,你快點回家吧。”而父親卻仍然回答著:“你們要幫助我嗎?”
警察也趕到現場,同樣讓父親離開。這位父親依舊回答:“你們要幫助我嗎?”然而,最終沒有一個人停下來幫助他。
隻為了要知道親愛的兒子是生是死,父親獨自一人鼓起勇氣,繼續進行他的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挖掘的工作持續了38小時之後,父親推開了塊大石頭,聽到了兒子的聲音。父親尖叫著:“阿曼。”他聽到了回音:“爸爸嗎?是我,爸,我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說,如果你活著,你會來救我的。如果我獲救時,他們也獲救了。你答應過我的。‘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在我身邊’,你做到了,爸!”
“你那裏的情況怎樣?”父親問。
“我們有33個人,其中隻有14個人活著。爸,我們好害怕,又渴又餓,謝天謝地,你在這兒。教室倒塌時,剛好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洞,救了我們。”
“快出來吧!兒子!”
“不,爸,讓其他小朋友走出去吧!因為我知道你會接我的!不管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都會在我身邊!”
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能輕易對人許諾,一旦許下諾言,就要盡量實現,因為你的一句承諾可能承載著他人全部的希望。
18、決不說三道四
生活中一個大嘴巴的、愛亂講話的人總是遭人厭惡。但是這種人可能就在你的身邊,切記你不要成為他們身力的這種人。
人之所以會喜歡到處亂講,到處與人論是非,其主要動機不外乎下列幾點:
(1)可以借由別人私底下的一些不當言行,來突顯出自身的優越。
(2)借著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花在討論別人的隱私上,來逃避自己在生活上所必須麵對與處理的難題。
(3)借助隨時握有他人甚感興趣的最新小道消息,來向他人展示出自己是一個消息很靈通的人,並且,以給予他人最新獨家的消息,來滿足自己駕馭他人的能力。
因此,若有人想要向我們索取相關消息的時候,他們也可能必須以施予小惠的方式,才能換得一些他們想知道的八卦消息。
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現有的一些思想或行為,感到不滿或羞愧的話,那麼,就應該從改善自己的行為開始做起,而不是利用挖人隱私的方式,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與罪惡感。
首先,我們應該仔細回顧一下自己過去曾經有過哪些說話的壞習慣,讓自己深感不滿,然後一一地記錄下來,這個過程雖然很痛苦,但卻是必要的。
當記錄完成之後,再將一些已經改善的壞的說話習慣一一加以刪除,並向自己承諾原諒自己的過去,而且從此不再去觸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