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再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想辦法改善一些現有的壞的說話習慣上。
改掉觀賞或閱讀充斥小道消息的脫口秀、廣播節目以及相關的報章雜誌。
相反地,將多餘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一些可以激勵自己成功的名人傳記和相關的報章雜誌,以期慢慢地改掉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壞習慣。
增強自己的自製能力,是改掉喜歡愛說三道四這個壞習慣最直接的方法。
隻要你認識到了自己的這一壞習慣,並對它深惡痛絕,那麼以自己的自製力以及恒心,就一定能克服。
19、多一言不如少一語
交淺而言深,既為君子所忌,亦為小人所薄。
一個人如果老是喜歡追問別人的不幸或者隱私,往往就會變成不受歡迎的人。所以除非是涉及到工作上的問題並且你打算承擔全部的責任,否則最好不要挖別人的隱私。即使是朝夕相處的同事或者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應該盡量尊重他的隱私。有時,旁人過度的關心反而會幫了倒忙。尤其是當一個人正在承受痛苦時,你以為他需要你的關心和安慰,其實此時他可能需要的是療傷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夠靜靜地呆一會兒。在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比在他們耳邊問長問短更叫人心煩了。
西方有一句很精彩的諺語“curiosity can kill the cat”,意思是好奇害死貓,這句諺語還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其意思也就是說好奇心是致命的,會死人的。在東方人們也常設“打聽天機的人,易遭人怨;泄露天機的人,易遭天譴”。有些人往往在初次見麵的時候,就詳細地詢問別人的生日喜好或者家庭情況。有的人認為這是辦事情的好方法,結交陌生人的好手段。因為他們相信,一旦一個人把比較私人性質的事情告訴你的話,就會對你產生特別的依賴和信任,真的是這樣嗎?
的確,要跟一個人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分享他的秘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常常會使用各種手段,他們可以為你算命,為你填表,為你做心理測驗的遊戲,也可以用他們的秘密來交換你的秘密,甚至用“假秘密”交換你的“真秘密”。但是每個人在他對你說出他的秘密之後,都可能不安心,因為他不知道你會不會把他的秘密說出去。所以,最簡單的方法,他也會要求你說出你的秘密。例如,有的人不小心對你說了他的秘密,他馬上會甜言蜜語,信誓旦旦地誘使你說出你的秘密。而你一旦對他說出了你內心積蓄已久的秘密,那你們兩個就平等了,各自手中都有了牽製對方的武器。所以,如果別人對你說出了他的秘密,同時也交換了你的秘密,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說出他的,他也一定會說出你的。
可是事情往往沒有那麼單純,如果你不願意說出你的秘密,再或者你真是沒有什麼東西好說的話,恐怕你也要倒黴,因為你知道他的東西太多,他卻沒有牽製你的把柄,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什麼困難,他可能就不會伸出他的援手,而是躲在一旁幸災樂禍。
別人的隱私我們沒必要知道,自己的隱私也沒必要去告訴別人,適當的距離是人際交往最需要把握的尺寸。
人都是占有欲很強的動物,你想占有別人,別人也想占有你,最好的生活方式和秩序就是彼此之間達成共識,互相不侵擾對方。
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我在家裏看電視的時候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不是說這個演員演技臭,就是說那部電視劇惡心,到了中國足球隊比賽的時候更是唾沫橫飛,比解說員叫得還猛還有力量。最讓母親受不了的是,每次我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意見之後,還在恬不知恥地來一句:“你說對不對,媽?”其實我們這樣滿嘴意見,對別人來說無異於一種煎熬,可是對於這一點我們往往又不自知。
我們大聲發表出來的評論,常常是自己的信仰、信念、思考甚至表達方式的個性化流露,這樣往往就會激起別人內心的煩躁,引起別人的反感。他們會想:“這個人是不是有問題啊?讓人靜靜地呆會兒都不行。”
一個評論大師,隨時隨地、肆無忌憚地評價這個事情或者那個人的好壞也容易使我們看起來完全是淺薄浮躁,胸無成府。有時,一些人還像我一樣詢問受害者“對不對”,更是讓人覺得你在把自己的意誌強加在他們的身上。這樣隻能更加讓人不舒服,因為,他們心裏在想:“這個人為什麼這麼討厭,說出一些不知所以的話,還總是要別人來附和他,真是煩死了!”
20、說話時不可忽視神態舉止
表情比言語的表達力更深厚。
一位心理學家指出:無聲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而且深刻。他還對此列出了一個公式:
信息的傳遞=7%言語+38%語音+55%表情。
雖然人們是用語言交談,用語言傳播信息,但語言並不是說話的全部。無論是說話者還是聽話者,信息的準確傳播和接受,都還得借助雙方的表情、姿態、動作等肢體語言。
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僅會用嘴說,還會用表情和肢體語言。事實上,肢體語言本來就是人們用來傳情達意的一種重要方式,隻要通過眼神、表情、手勢或姿態等,就能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對方。
事實上,一個人的講與聽的過程,是交替使用眼睛和耳朵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