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人認為:凡事既不反對也不讚成,因為一切事務都在演變之中,早表態早吃虧,能拖即拖,能不表示意見便不說出來,等到時機成熟,才說“讚成”或“反對”。

“你讚成小王退出我們的社團嗎?”這種問題,原本就不應該拿來問精明人。會提問題的人最好這樣問:“你對小王退出我們的社團有什麼看法?”

這時候腦筋清楚的人自然會回答:“我並不反對小王退出,因為他再不退出,簡直一點尊嚴也沒有。不過,就算要退出,也不需要鬧到這種地步。”

如果聽的人滿意,便暫時告一段落。若是聽的人不滿意,可以接著說:“其實我也不很讚成他這樣退出,因為他的退出,我們社會就缺了一個像他這樣方方麵麵都比較精通的人才,如果他實在要退出,也沒有辦法。”你這樣既不讚成,也不反對的說話態度,自然不會得罪人。

39、一句關心語可以贏得一顆心

對別人的真誠關心隻需一點點,就可以使你左右逢源。

有人終身的錯誤,就是隻想別人關心他,對他發生興趣。而精明人知道,要懂得關心別人,有時既使是一句口頭上的問候語也可以讓你左右逢源。

紐約電話公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在電話中,最常用到的是什麼字,這個答案也許你早猜對了,那就是人稱代名詞的中“我”。“我”……在五百次電話談話中,曾用了三千九百九十個“我”字。“我”,“我”,“我”……

當你看到一張有你在內的團體相片時,你先看的是誰。

如果你以為人們都關心你,對你發生興趣,請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今晚你死了,會有多少人參加你的喪禮。

維也納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得洛”,寫過一本書,書名叫《生活對你的意義》。在那本書上,他說:“一個不關心別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到重大阻礙、困難,同時會替別人帶來極大的損害、困擾,所有人類的失敗,都是由於這些人而才發生的。”

可能你已閱讀過許多深奧的心理書籍,而尚未意識到有這樣重要的一句話,阿得洛的話太富意義。

有一位著名雜誌的編輯,曾經在紐約大學短篇小說著述法的課程上演講。他說他每天可以撿起,桌上數十篇小說中的任何一篇,隻要看上幾段後,就可覺察出作者是否喜歡別人……如果那作者不喜歡別人,那麼別人也不會喜歡他的作品。

這位飽經世故的編輯,在他演講過程中,有兩次稍頓的停了一下,為他移開主題而道歉。他說: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的,如同你們聽牧師講的一樣,可是,別忘記,你如果要做一個成功的小說家,你必須先對別人發生興趣。”

如果寫小說的秘訣是這樣,那應用在說話上,你可以確定,更應該如此了。

塞斯頓是位成功的魔術家,四十年來塞斯頓走遍世界各地,他驚人的魔術絕技,風靡了無數的觀眾,約有六千萬以上的觀眾看過他的表演,而使他有二百萬元的收入。

塞斯頓先生談他成功的秘訣,他說他的學校教育,跟他眼前的成功完全沒有關係。他在幼年就離家出走,成了一個飄泊流浪者;偷乘火車,睡在草堆上過夜,挨家求乞。由車窗觀看鐵路兩旁廣告,讓他認識了幾個字。

他有高人一等的魔術知識?不!這是他自己說的。關於魔術的書,已出版的有數百本之多。目前在魔術方麵,有像他這樣造詣的,也有數十人。可是他有兩件事,是別人所沒有的。

他有表演的人格,他懂得人情。他每一個動作姿態,說話的聲調,都經過事前嚴格的預習,他舉止敏捷,反應靈活,分秒不差。

除此以外,塞斯頓對人有純厚的興趣,他說,許多魔術家,看著觀眾而對他自己說:“這些傻瓜、鄉巴佬,我要好好的騙他們一下。”可是塞斯頓完全不是那樣,每次當他上台時,必先對自己這樣說“我要感謝這些捧場的觀眾,他們使我獲得舒服的生活,我要付出最大的力量,做好這場表演。”

他說,每逢他走向台前時,就會對自己這樣的說:“我愛我的觀眾,我愛我的觀眾。”可笑嗎?不近情理嗎?當然不。

蘇門?亨克夫人也有過類似的遭遇。她不顧貧困,忍住傷心,她的一生充滿了悲劇,有一次,甚至還想抱著她的孩子一起自殺……她突然遭遇到這樣惡劣的環境,可是,她還是把自己所喜愛的歌唱,繼續演唱下去,最後成為一位轟動一時的“格納式”的歌唱家。她自己承認,她成功的秘訣,是對“人”深切地發生了興趣。

老羅斯福因為取得了震驚世人的成就,所以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這也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他的黑人侍從愛默士也是他的崇拜者之一,曾寫了一本關於他的書,書名是《西道爾?羅斯福——侍從心目中的英雄》,在那本書裏,愛默士描寫了這樣一樁感人的故事:

有一次,我妻子問總統,美洲鶉鳥是什麼樣子?因為她從沒有見過鶉鳥,而羅斯福總統並沒有因為她隻是一個女仆而不願搭理她,相反地,他仔細地解釋給她聽。過些時候,我家裏的電話鈴聲響了(愛默士和他妻子,住在羅斯福總統牡蠣灣住宅內一所小房子裏),是我的妻子接的電話,原來是總統親自打來的。羅斯福總統在電話裏告訴她,現在窗外正有一隻鶉鳥,隻要她朝窗外一望,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