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聲東擊西法要取得好的效果,取決於聽眾的靜心默思,反複品味。因為這種說話技巧的特點是:你想表達的思想不是直接表達出來,而是以迂為直,被埋藏在所說出來的後麵,聽眾在聽完話之後,必須有個回味的時間,才能體會出個中的奧秘,產生風趣的情緒。
據說,楚莊王特別喜歡馬,給馬披綢緞,喂棗肉,搭花床。有一匹馬因喂得過肥而死了,楚莊王叫人給這匹馬按“大夫”的葬禮辦喪事。大臣們勸他不要這樣揮霍,楚莊王動怒說:“誰敢再勸,殺他的頭!”
這樣一來,誰還敢再勸呢?優孟聽說這事後,闖入王宮,仰天大哭。楚莊王驚異地問:“優孟,你為何哭得如此悲傷?”優孟說:“大王心愛的馬死了,用‘大夫’的葬禮太不夠排場了,應該用國君的葬禮:用玉石做棺,最好的木頭做槨,出葬時,叫各國的使節都來送葬,給他最高的封號。”優孟見楚莊王迷惑不解,接著說:“這樣,人們都知道大王您特別喜愛馬,而且把馬看得比任何人都高貴萬倍。”
楚莊王聽出話裏有骨頭,問道:“難道我的過錯有這麼嚴重?我該怎麼辦好呢?”
優孟笑道:“依我說,用銅鍋做棺槨,使爐灶做棺套,用蔥薑上供,給它穿上火做的袍子,埋入肚裏,這是最好的葬禮!”
楚莊王點頭應允了。
下麵是一則美國幽默,從中也不難看出聲東擊西的說話技巧。
“勞駕,請問去警署的路怎麼走?”一個行人停步問路人。
“這很簡單,你用石頭把對麵商店的櫥窗給砸爛,十分鍾後你就到了。”
路人似乎是答非所問,他沒有具體回答去警署的路線,卻提示了去警署的一種可行的辦法:你隻要製造事端,自然有人送你去警署。這就是聲東擊西法的精明語。
聲東擊西法在不少場合都可以見到:明是說罪,暗裏擺功;明是說愚,暗裏表忠;明說張三,實指李四;欲東而西,欲是而非;敲山震虎,指桑罵槐,含沙射影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當然,在日常的生活中,這種聲東擊西的說話方式也可以詼諧地加以運用,以產生強烈的精明效果。
141、說話含蓄,故意遊移其詞
交談時的含蓄和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
說話含蓄,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精明的一大技巧。常言說:“言已盡而意無窮,含意盡在不言中。”含蓄表達法是把重要的、該說的部分故意隱藏起來,或者說得明顯,卻又能讓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即把精明寓於其中。
如果說話者不相信聽眾豐富的想像力,把所有的意思和盤托出,這樣不但起不到說話的作用,而且平淡無味、言語遜色、使人厭倦。因此,有的話不必直說,甚至把本來可以直說的話,故意用含蓄表達法表達,從而產生一種耐人尋味的精明效果。
含蓄表達法這種說話技巧,有一定難度,它要求有較高水平的說話藝術和高雅的精明語,它表現了說話者駕馭語言的功夫和含蓄表達精明的技巧,同時,也表現了對聽眾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信任。
有一個酒店老板,脾氣非常急躁。一天,有位客人來喝酒。客人剛喝了一口便叫:“好酸,好酸!”
酒店老板大怒,不由分說,把客人綁起來,吊在屋上。這時來了另一位顧客,問老板為什麼吊人。老板回道:“我店裏的酒明明香醇甜美,這家夥硬說是酸的,你說該不該吊?”
來客說:“可不可以讓我嚐嚐?”老板殷勤地給他端來一杯酒,客人喝了一口,酸得皺眉眯眼,對老板說:“你放下這個人,把我吊起來吧!”
後一個顧客顯然機智地用含蓄表達法,精明地表達了酒酸,使老板明白了酒的確是酸的。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運用含蓄表達法的例子,經常見到。
這是一個“含蓄表達”和“鋒芒畢露”對比的例子。
有一家理發店,門前貼著一副對聯:“磨刀以待,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這副直來直去的對聯,磨刀霍霍鋒芒畢露,令人膽寒,嚇跑了不少顧客,自然門可羅雀。
而另一家理發店的對聯則含蓄精明:“相逢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上聯取“彈冠相慶”的典故,含有準備做官之意,又正合理發人進門脫帽彈冠之情形。
含蓄表達的說話技巧,有時是人們用故意遊移其詞的手法,既不背語言規範,又給人以精明之感。如有的演員自嘲自己長相差時說自己“長得困難”,“對不住觀眾”;營業員遇到顧客買了商品未付款而準備走時,問一句:“我找你錢了嗎?”——大多數顧客會馬上回答:“哦,我還沒付款呢!”而說一個人“貪睡”為“對床鋪利用率很高”等等。
142、謬上加謬,層層演進
不荒謬,就不可能有趣。可是對方的結論並不是本來就荒謬的。荒謬是引伸出來的,因而能不能精明取決於你引伸的能力和魄力。
謬上加謬法是把一種荒謬極端化或者把荒謬性層層演進的說話方式。它要求不但有精明語,還要使精明的程度加大。這就要求精明人把微妙的荒謬性擴大為顯著的荒謬性,把潛在的荒謬性提高為擺在麵前的荒謬性。
我國古代有個笑話:說是一個人非常吝嗇,從來不請客,有一次別人問他仆人他什麼時候請客,仆人說:“要我家主人請客,你非等來世。”主人在裏麵聽到了,罵出聲來:“誰要你許他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