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2 / 3)

巧找借口的運用就這麼簡單,不過巧找借口的特點在一個“巧”字,就是所找的“借口”要能切合當時的情形,不僅巧妙地解決你的問題,而且巧妙地產生智慧。這“借口”本身也得含有一種不和諧的因素在內,你再將裹在這“借口”身上的外衣揭掉,讓不和諧暴露出來,笑,就很自然地在這中間產生。

145、給自己尋個台階

說話沒有台階下,無非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妙尋台階是在處於尷尬情形時,為自己找一個台階,以便順利地從尷尬中脫身。因為找的“台階”荒誕不經,或者與當時情形有較大反差,就導致精明語言的產生。

交談的過程中常常充滿各種陷阱,一不小心,你就會落入其中,成為別人的笑柄。遇到這種情形,你該怎麼辦呢?首先,你不能慌張,也不要憤怒,這於事無補,隻會令你更加難堪。充分發揮你麵厚的特色,調動思維潛在的力量,自己替自己找一個開脫的理由,哪怕是一個同樣足以令人發笑的理由,把自己從狼狽中解脫出來,是你最明智的選擇。找到台階下,或許人們仍會發笑,但笑的已經不是你先前的狼狽,妙尋台階的目的也正在於此。

有個縣官,不學無術,還老寫別字。有一天,他提審三個犯人,第一個叫金止未,第二個叫鬱卞丟,第三個叫於斧斧。

縣官升堂坐定,叫人將三個犯人押到堂下,並排站在一起,他裝模作樣地看了看放在桌案上的名單,喊道:“全上來!”

三個犯人一聽“全上來”,便一起走上前去跪下來。縣官本想發怒,覺察到也許是自己讀錯了字,心想:還是先審第二個吧!於是,他點著單子上第二個人名扯高嗓子叫道:“都——下——去!”

三個犯人一聽,莫名其妙地站起身來,退回原地。縣官一見,知道自己又讀錯了,不免心裏有些焦急,如果第三個再念錯,豈不失了縣太爺的身份。於是他瞪大眼睛,對著第三個犯人的名字看了老半天,才敲了一下驚堂木,大聲叫道:“幹爹爹上來!”

犯人嚇得不知所措,在場的衙役誰也不敢指出縣官的錯誤。縣官一看情形,知道又念錯了,靈機一動,對手下說道:“既然幹爹爹不來,還是我自己到後堂去接一下。今天就到這裏——退堂!”

不學無術的縣官,掉進了文字的陷阱,笑話百出,眼看就顏麵掃地。他居然急中生智,以到後堂去“接幹爹爹”為借口,滑稽地結束了失敗的升堂。自己替自己找了一個台階下,雖令我們忍俊不禁,總算在犯人和衙役麵前沒有當場出醜。妙尋台階的精明處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妙尋台階是懂得說話技巧的一種表現。在已經陷入難堪時,還能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並借此從中脫身,你能說出他不精明嗎?雖然精明有一些姍姍來遲,總算也沒有白來。畢竟,它令你最終得以擺脫難堪。

在交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你沒有這方麵的應變技巧,就很可能會陷入一種很尷尬的境地。妙尋台階挺身而出,發揮精明人的功效,及時地救你於泥潭之中,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俗話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妙尋台階雖然是人已處於尷尬中時,才發揮作用,但最終仍是擺脫尷尬的好方法。處在尷尬中還能尋找台階,人們也佩服你的精明。

需要注意的是,妙尋台階的“台階”要找好,既要能讓自己成功地在“台階”上下去,又要與當時情形巧妙地形成反差。這樣,你才能擺脫尷尬,所以,你一定要充分調動你巧妙說話的機能,在處於不利時,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借機還令人笑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