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劉鬆果真答應了。於是長者找了一家豪華的餐館,點了很多價格昂貴的菜肴。劉鬆雖然囊中羞澀,但是他卻不好意思說“不”。等到付完賬,劉鬆已經身無分文了。長者意味深長地對劉鬆說:“孩子,你的心腸很好,可你也太傻了!你知道世間什麼詞最難說嗎?”劉鬆搖了搖頭,一臉茫然。長者說:“你要記住,‘不’字是最難說的。我知道你沒多少錢,因此我一直等你說‘不’,可是你始終沒說。如果你希望將來有所成就的話,一定要學會說‘不’。”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拒絕別人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或是不如意的事情,每個人都有需要其他人幫助的時候。雖然我們提倡助人為樂,但是並非所有的幫助請求我們都必須答應,如果要求合情合理,自己又有能力,那麼該出手幫助就要出手幫助。
如果要求不合理或是自己也沒有能力辦到,那麼就要學會拒絕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別人尋求我的幫助是看得起我,如果輕易拒絕了別人,往往會影響兩人日後的正常交往。很多人為了所謂的義氣,往往不分青紅皂白,什麼事情都滿口答應,甚至為了義氣助紂為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麵對別人的不正當的要求時,我們要勇敢地說“不”。
當然,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要講究一定的原則、技巧,從而達到既有效拒絕,又照顧到對方的感情,使彼此可以繼續正常交往的目的。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1)拒絕時要謹慎。很多人在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他們也會很擔憂,怕你會馬上拒絕。因此,當別人請你幫助的時候,不要立即拒絕,否則往往會傷害到對方的感情。這就要求你要學會傾聽,然後再坦誠地向他說明你的難處。因為“傾聽”能使對方感覺到被重視,在你婉轉地表明自己拒絕的立場時,也能夠使他不過於難堪。
(2)指出拒絕的理由。在拒絕別人請求的同時,要給出真誠而符合邏輯的理由,這樣做有助於維持雙方原有的關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寧願不講理由直接拒絕,也不要編造理由,因為謊言終究會被揭穿。當你說明理由後,對方試圖反駁,你千萬不可與之爭辯。
(3)要有幫助地拒絕。當你拒絕對方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出謀劃策,另謀出路。如果建議或是意見有效的話,對方同樣會感激你,同時這也有助於獲得對方的諒解。
(4)拒絕時要委婉含蓄。當你了解了對方的要求後,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無能為力就可以拒絕,但在拒絕的時候態度必須溫和、謙遜。委婉地表達拒絕比直接說“不”
容易讓人接受。
恰當把握,拒絕有度
厚黑學大師李宗吾認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拒絕別人的時候不宜直接用“不”這個具有強烈對抗色彩的字眼,而應盡量把否定性的陳述以肯定的形式表達出來。
一般來說,在拒絕別人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時,需要把握住以下幾點,盡量避免因為你的拒絕給雙方帶來的距離上的隔膜。
(1)以禮相待。禮貌地拒絕別人,盡量表現出彬彬有禮的姿態。即使對方提出的是很不合理要求,讓你十分生氣的時候,也要沉住氣,切忌不能把你的不滿表現出來,更不能出言不遜,惡語傷人,因為這往往會影響以後的交往,彼此也容易產生隔閡。因此在拒絕時要向對方表示,對於你的沒法幫助你感到很抱歉,這樣,即使對方感到很失望,也會很容易接受。
(2)間接拒絕。在社交中,最忌諱的是說“不”,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說“不”字。如果從對方的立場出發,闡明自己的觀點並加以拒絕的話,就會使氣氛融洽許多。
A 和B 是好朋友,一次A 對B 說:“我們去登山吧。”B不想去,於是就對A 說:“你的腳受傷了還沒好,這樣對你的腳恢複不利,在你腳好了的時候再去啊。”A 聽了十分感動,便不再提爬山的事情了。
(3)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尊,如果你在拒絕時,不顧及對方的自尊,劈頭蓋臉地一頓批評,這會使對方無法接受,認為你不夠尊重他們。因此,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即使微小的言行都容易讓人以為你不尊重他。
(4)語氣要委婉。在拒絕別人時,用委婉的語氣來說“不”。即使是最親密的人,在拒絕的時候,也要注意尊重對方,不要語言粗暴,不講技巧。在拒絕對方時,采用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將會使你的家庭更加和睦,人際關係更加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