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競爭日益激烈,人際關係錯綜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可以利用這種複雜的局勢,采取渾水摸魚的商業戰術。渾水摸魚就是乘混亂之際,利用主導勢力缺乏的局麵。人在混亂中難辨真偽的規律,保持清醒頭腦,使形勢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從而亂中取勝,坐收漁翁之利。
1988年,剛剛成立的北國糧油貿易公司,主要營銷東北生產的玉米,一開始規模較小,交易額也不大。
再加上省內外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很多,所以效益不是很理想。為了擴大公司的市場,增加銷量,廠長李良焦急地東奔西走,借助各種關係打開銷路。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他遇到一位日本客戶島村一郎。島村是日本一家大型飼料加工公司的業務經理,精明強幹,他想在中國聯係一家玉米銷售商,訂購一批公司所需的原材料——玉米,這恰好是北國糧油貿易公司急於交易的商品。廠長李良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經濟效益,甚至是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抓住這個大客戶。島村來到李良的公司洽談生意時,李良提供各種各樣周到的服務,對客戶表示願意給予最優惠的條件,並願意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島村看了看樣品,又經過多次洽談,也表示出願意購買這個公司的玉米。但是當他問到以怎樣的價格出售時,卻顯出一副很吃驚的樣子,顯然他感覺價格太高了,超出了他的預料和承受力,並當場表示不想再進行這筆交易。說完島村就離開了公司。
其實,李良是很有交易誠意的,他要的價格是當時的市場價,並沒有要宰客戶一把的意思。他看到客戶不想談生意自然是有點心慌,不知所措,就誠心誠意地對島村說價格可以再商量,但島村的回應仍不明確,總是說考慮考慮再說。
有一天,李良接到大連某糧油公司打來的電話,李良隻是聽說過這家公司,並沒有直接交往過,原來這個公司是問一下與島村商談生意時所出的價格,李良如實告訴了對方。這時,李良猜想島村想與別的公司洽談生意了。李良為了不放過這次機會,趕緊驅車來到島村住的賓館,對客戶說願意以每噸降低1美元的價格成交。
但島村並沒有就此滿意,而是說自己的訂貨數量很大,價格應該再優惠一些。張良猶豫了半天,心想這樣的價格已經低於市場價了,再往下壓公司又要損失不小的利潤。後來李良又接到了幾個東北另外幾家公司打來的電話,也是谘詢與島村洽談時出的價格。李良這時更加著急了,如果這筆交易就這樣了結,自己等於白白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考慮再三,他決定無論怎樣都不能前功盡棄,一定要把這筆生意拿下!他與島村第三次商談時又主動地將價格壓低了1美元,按此價格成交,所賺利潤已經很小了。這時島村才狡猾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告訴李良說,自己與東北的幾家公司已經談過幾次,他們給出的最低報價比你還低0.5美元。李良心想按這個價格交易既不賠也不賺,心中不得不佩服島村的精明,隻要自己在進貨的時候再壓低進價還能有一小筆利潤,於是他不得不同意島村的要求。島村這時才露出一絲笑意說,李良的公司是自己第一個洽談的對象,願意在同等價格下與他做這筆買賣,並同意後天簽合同。李良這才鬆了一口氣,雖然沒有賺到什麼,但畢竟自己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中勝出了。但是島村並沒有如約簽訂合同,而是消失了。
李良始終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一個月過去後,他打電話給那家大連糧油公司,才知道原來島村與自己洽談的同時,還派了幾個人在東北幾家公司討價還價。為了把價格壓到最低,就采取了與多家公司談生意,利用公司之間距離較遠,彼此隔絕的現狀來製造假象,讓幾個公司相互壓價,他從中渾水摸魚,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李良這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被日商所利用,幫助他向同行壓價。
島村運用渾水摸魚之計,成功從幾家公司的混亂中攫取了最大利益。但島村的計策之所以如此成功,與李良等幾家公司急躁貿進、頭腦混亂分不開。
所以,在商業戰場上為了不被別人所利用,防止其渾水摸魚、亂中取勝,經商者應該保持冷靜沉著的心態,不要急於賺錢,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定要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仔細地辨別真偽,尤其是對自己不熟悉的情況更不可以麻痹大意,讓對方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