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批應屆畢業生22個人,實習時被導師帶到北京的國家某部委實驗室裏參觀。全體學生坐在會議室裏等待部長的到來,這時有秘書給大家倒水,同學們表情木然地看著她忙活,其中一個還問了句:“有綠茶嗎?天太熱了。”秘書回答說:“抱歉,剛剛用完了。”有一個名叫林暉的學生看著有點別扭,心裏嘀咕:“人家給你倒水還挑三揀四的。”輪到他時,他輕聲說:“謝謝,大熱天的,辛苦了。”秘書抬頭看了他一眼,滿含著驚奇,雖然這是很普通的客氣話,卻是她今天唯一聽到的一句。
門開了,部長走進來和大家打招呼,不知怎麼回事,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回應。林暉左右看了看,猶猶豫豫地鼓了幾下掌,同學們這才稀稀落落地跟著拍手,由於不齊,越發顯得零亂起來。部長揮了揮手:“歡迎同學們到這裏來參觀。平時這些事一般都是由辦公室負責接待,因為我和你們的導師是老同學,非常要好,所以這次我親自來給大家講一些有關情況。我看同學們好像都沒有帶筆記本,這樣吧,王秘書,請你去拿一些我們部裏印的紀念手冊,送給同學們作紀念。”接下來,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大家都坐在那裏,很隨意地用一隻手接過部長雙手遞過來的手冊。部長臉色越來越難看,走到林暉麵前時,已經快要沒有耐心了。就在這時,林暉禮貌地站起來,身體微傾,雙手握住手冊恭敬地說了一聲:“謝謝您!”部長聞聽此言,不覺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林暉的肩膀:“你叫什麼名字?”林暉照實作答,部長微笑點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早已汗顏的導師看到此景,微微鬆了一口氣。
兩個月後,畢業分配表上,林暉的去向欄裏赫然寫著該部委實驗室。有幾位頗感不滿的同學找到導師:“林暉的學習成績最多算是中等,憑什麼選他而沒選我們?”導師看了看這幾張尚屬稚嫩的臉,笑道:“是人家點名來要的。其實你們的機會是完全一樣的,你們的成績甚至比林暉還要好,但是除了學習之外,你們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修養是第一課。”
做事先做人,這句話是很古老的一句話,卻永不過時。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其事業的基礎所在,誰能建成空中樓閣呢?風度禮儀展示出灑脫、高雅、文明、富有涵養之美,而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實在與形式的盡量完美地結合與平衡裏才可以找到(席勒語)。在人類生活中,美好的東西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典雅的風度禮儀絕不是簡單的學習效仿,也不是僅僅講究形式的例行公事和一種機械的動作,它是與人自身的修養密切相關的,是一個人良好的內在素質、高尚的文化道德修養的外化和表現,外表的根基在於內在的素質,“慧中”方能“秀外”,因此要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要想使自己具有文明、高雅、灑脫的禮儀風度,就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質。
那麼,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應該怎樣培養他們彬彬有禮、富有涵養的良好的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努力提高他們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文化藝術修養和審美鑒賞能力
道德修養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欣賞藝術作品會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熏陶,獲得藝術的陶冶和感情的升華,從而使我們對美的鑒賞力得到提高,高尚的道德情操得到加強。
2.積極參加實踐
在實踐中能鍛煉自己較強的交際、表達、寫作、組織、自控、創新、應變等綜合能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質。
禮貌博愛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
有位小夥子要到王家莊,但不知要走多遠。他見路旁有個老農在鋤地,便直著脖子朝他喊:“喂,老頭,到王家莊還有多遠?”
老農抬頭,回答他說:“走大路一萬丈,走小路七八千。”
小夥子一聽,奇怪地問:“怎麼在你這兒論文不論裏?”老農笑著說:“要論裏(禮),你該叫我什麼?”
小夥子恍然大悟,連忙道歉。
禮貌,不僅體現在待人處世彬彬有禮,也體現在尊重他人的不同選擇中。今天,我們的國家正向世界大懷抱邁進,我們的生活空間不斷向外延伸,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不再局限於同民族同文化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風俗習慣,讓我們擁有了不同的“秘密”。在超越國度的交往中,我們更加應該學會以“禮”相待。
與西方人打交道,至少有以下七方麵不可以隨便問:
(1)年齡不能問:西方人希望自己永遠年輕,對實際年齡諱莫如深,婦女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