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經驗教訓是深刻的。埃迪知道由於自己的疏忽,不但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別人,使這次的活動大為遜色。這時爸爸並沒有說一句責怪埃迪的話,但整個形勢本身對他的教育已比任何話語更有效。媽媽和爸爸有沒有想到埃迪會忘掉一些東西呢?完全可能,或者說是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如果爸爸出麵督促埃迪按列出單子準備,讓威爾遜去做,情況會怎樣呢?首先埃迪會感到爸爸不信任他有能力料理這件事,自尊心會受損;再者爸爸反複督促,會使埃迪感到很大的行動限製,有為人所驅之感。這兩項加起來就會產生抵觸情緒,極可能甩手不幹,或與爸爸短兵相接一場,讓大家都不愉快,最後所有的事情還是需要媽媽來做。爸爸即使成功地迫使埃迪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準備,野餐因此而毫無缺憾,但埃迪並沒有學到任何經驗與教訓,反倒加深了對爸爸的強製方法的反感。
與人合作的能力已成為當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目前由於孩子中獨生子女數量大大增加,任性、脾氣大、與人合作能力差成為孩子中大多數人心理品質上的弱點。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呢?給家長的意見如下:
1.給孩子創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氣氛。一個整天爭吵不休的家庭,很難造就出一個具有和諧人際關係的孩子。父母必須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恰當、合理。對鄰居、對來客都要熱情、平等、謙虛、有禮貌。孩子會以父母為楷模,逐步養成尊重別人、愛護別人的良好品德。
2.樹立平等觀念。要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則上為人處事,告訴孩子不管對誰都應樹立平等的觀念。要讓孩子懂得,在人格上,人與人之間永遠是平等的。遇事要無私,要言而有信。隻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互相信賴、和睦相處。特別是要教育孩子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尊重他人。
3.要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那些“以我為中心”的孩子,開始在集體活動中很難與同齡夥伴和睦相處,隻有碰了幾次釘子以後,才會意識到在集體活動中一定要想到他人,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4.訓練孩子合作思維的方法。要使孩子所想的不僅僅是自己需要什麼,而是整個活動、整個家庭需要什麼,訓練孩子的合作思維方法,父母不無限度地遷就孩子的願望,盡管有時這種願望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它卻意味著父母要做出過多的犧牲。
5.保證孩子受鍛煉的機會。孩子從小在家庭中學到的知識、培養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們的性格中去,而在長大後帶入社會。一個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並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產生更多的困難,而無所適從。
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要想得到別人的友誼,自己就得先向別人表示友好。
愛默生
摩托羅拉公司的創始人是美國大企業家高爾文。高爾文隻有一個兒子叫鮑勃,他期望兒子能夠子承父業,長大後擔負起摩托羅拉公司的總經理的重任。
高爾文因材施教,充分發揮鮑勃的聰明才智。鮑勃讀小學時,有一次在做數學作業時,遇到解不開的難題,便求教父親。高爾文同兒子坐在一起,翻閱了他的數學課本,根據兒子不會演算的數學題,精心設計出數學遊戲,讓兒子同他一起遊戲,一塊作演算比賽。天真的小鮑勃專心致誌,很快將題做完。父親看完之後哈哈大笑,誇獎兒子的做法對,想得比自己還豐富。
高爾文讓兒子參與企業經營活動,增長兒子的見識。高爾文外出經營時,總是盡量帶上鮑勃,一方麵用來彌補與兒子常不在一起的缺憾,更重要的是讓兒子經曆經營活動的過程。他親切地對兒子說:“坐飛機可以飛翔藍天,穿雲過霧;坐輪船,可以乘風破浪。幹什麼事都要繼往開來,永遠前進。不前進,便要落後,便要被淘汰。”
在業務洽談會議上,高爾文讓兒子坐在牆角邊,聆聽工商界老板發言。鮑勃用飛快的速度,記錄老板們的發言,聽不懂的詞語和專業知識,用紅鉛筆劃上問號,以便會後請教父親。商場如戰場,工商談判,如同戰爭談判。鮑勃經過參與多種業務經營活動,得到了鍛煉,增加了經營業務知識。
高爾文將發展企業的道路與教育孩子成長過程同步進行。1940年,鮑勃已經17歲了,父親同意讓他去企業上班。第一天,他同其他雇員一樣,坐在人事室外麵的長椅上,聽候分配工作,人事室的工作人員認出他是總經理的兒子,請他直接進辦公室,但鮑勃寧願排隊按秩序等待,也不願違犯企業的紀律。此舉贏得了企業上下的一致好評。
有一次,父子倆在飯桌上吃飯,邊吃邊討論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高爾文告知兒子一件頭痛的事:一名出售電視機的商人以低於摩托羅拉產品20元的價格向市場拋售,問兒子應采取什麼對策。鮑勃聽後,大為憤怒地說:“摩托羅拉的產品質量優良,售價原來就低,絕不能再降價出售。”高爾文聽後,不動聲色,沒有任何反應。
幾天之後,鮑勃同技術人員、經銷人員跑遍了幾個大城市,作了詳細周密的調查研究,又經過多次論證會議,得出的結果是:為了競爭勝利,必須調低價格。他滿麵羞慚地走進父親的辦公室報告說:“降價已經做到了。”父子倆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為企業的發展,為產品的擴銷,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子承父業,高爾文於1956年11月,正式任命兒子鮑勃為摩托羅拉公司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