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大米的猴子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韓非

在阿爾及爾地區有一種猴子,非常喜歡偷食農民的大米。當地的農民根據猴子的特性,發明了一種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農民們把一隻葫蘆型的細頸瓶子固定好,係在大樹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們最愛吃的大米,然後就靜候佳音了。

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見到瓶中的大米十分高興,就把爪子伸進瓶子裏去抓大米。這瓶子的妙處就在於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抓一把大米時,爪子卻怎麼也拉不出來了。貪婪的猴子絕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這樣,它的爪子一直抽不出來,它就死死地守在瓶子旁邊。

直到第二天早晨,農民把它抓住的時候,它依然不會放開爪子,直到要把那把米放入嘴中。

貪婪是厄運的源頭。貪欲的膨脹,使簡單變得複雜,輕鬆變得沉重,快樂最終被湮沒了。

魚生活在水裏,還怕不夠深,又在水底的洞穴裏尋找藏身之地,可是為什麼還是被人類所捕獲呢?就是因為魚兒貪吃誘餌。鳥把巢建在高高的樹梢上,卻還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就是因為貪吃誘捕的穀物。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一定要去掉貪欲,不被金錢和物質利益所誘惑,以避免身敗名裂的下場。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適可而止的好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給孩子的零用錢不要太多,要相對固定

告訴孩子零用錢該花在什麼方麵,怎麼花。如果孩子把當月的零用錢提前花完,又來向父母伸手,父母不妨先問明情由,再決定給不給、給多少,並相應減少下月的零用錢。這並非要家長小裏小氣、小題大做,而是培養孩子節製自己的良好辦法。自然,孩子真正需要的額外開支,做父母的理應盡量予以滿足。

2.家長應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告訴孩子

情況允許,還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地點看看,讓孩子知道要生活就要工作,錢是通過父母辛勤的工作換取的,以及工作對社會的意義。否則,孩子不知道父母怎樣獲得家庭收入,就不能把工作和錢聯係起來。

節儉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上節下儉者,財用足。

——林逋

美國亞特蘭大市場研究所所長思坦勒在對近20年中湧現的百萬富翁做了專門研究後,意味深長地說:“他們中靠運氣和遺產致富的人已不多見,絕大多數人的發家致富完全建立在勇於進取、發奮創新、嚴於律己和勤儉節約的基礎上。”當49歲的克魯茲和妻子發現自己的積蓄已超過100萬美元時,心情激動的夫婦倆僅買了兩包非常普通的爆米花慶賀。這也是他倆能夠從工薪階層躍升為百萬富翁的秘密。他倆在日常生活中精打細算,節約下自己收入的60%。8年如一日的勤儉節約和長期投資,終於給他們帶來了非常豐厚的回報。

節儉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對自己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最合理配置的方法。它不僅能使我們的財富更多一些,而且能使得我們的生活更有情趣。

節儉是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天性節儉的人其成功機會往往較條件相同者要多。他們懂得通過節儉減少開支,降低成本,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他們懂得節儉雖少,但因此可以賺取大的。一個人一旦養成節儉的習慣,將會使他終身受用。節儉是一筆看不見卻相當可觀的財富,它能幫人積聚財富,必要時渡過難關。他們很少去借錢或貸款,但卻有很大的擴張能力。一個懂得節儉的人是聰明的,他們時常體會到這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總之,節儉是一個人想獲得成功所必須養成的習慣。懂得了這個道理,接下來一個應該努力培養的習慣對你的成功來說至為重要。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飲食方麵

一日三餐要讓孩子吃飽,讓孩子去掉挑食的毛病,教育孩子不要把飯菜拋灑到餐桌上,要珍惜糧食。

2.穿著方麵

孩子的穿著要樸素,隻要不凍著、不熱著就可以,大可不必追求高檔、名牌、時髦。

3.讓孩子愛惜學習用具

不要作業本還未用完就頻頻換新的;書包和筆墨用具都要愛惜。

培養孩子節儉樸實的美德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

當前,特別是在城市的不少中小學校興起了高消費不良風氣,許多中小學生互相攀比、講吃講穿、不愛勞動、懶惰自私、花錢大手大腳。食品消費,向廣告看齊;人情消費,向父母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美容消費,向名星看齊。有的甚至走到刑事犯罪邊緣。其原因就是少數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長在不正當的社會交往中,不注意場合和環境,使孩子逐步受到熏染;有的家長對孩子取得的成績習慣用金錢來獎勵;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用物質和金錢來滿足等等。都對孩子的身心產生了極壞的影響。由於追求的偏差,孩子更不能學出好的成績,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看,人生也必須具備謀生、抵禦生活磨難和趣化生活三種能力。可見無論從提高學習成績,還是麵對未來人生,都必須加強對孩子節儉的生活習慣培養。節儉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