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鼓勵孩子不怕挫折,迎著困難上,當前孩子普遍存在著“有腿不走路,有手不做事”的現象,原因大多是“精神缺鈣”。“過於優越”的環境,使孩子成了依賴、懦弱、退縮,而自尊心又很強的畸形狀態。因此放手讓孩子在排除困難中學會如何戰勝挫折,也是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一條途徑。
3.恰當地把握挫折,即把握好挫折的質與量,使之既有利於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增強韌性,同時又不能超過孩子的心理承受限度。
讓我們快樂起來
愉快的麵色,可使一盤蔬菜變成一桌酒席。
——赫伯特
有個老人用很長時間栽種盆景。一天要外出,他臨行前交待兒子:一定要細心照顧好家裏他生命一般的盆景。
在這期間,兒子總是精心照顧盆景。盡管這樣,花架還是在澆水時不小心被碰倒了,所有的盆景都打碎了。兒子因此非常害怕,他準備等父親回來後接受處罰。
老人回來知道此事,便叫來兒子。他不但沒有責備兒子,反而說:“我栽盆景是用來欣賞和美化家裏環境的,不是為了生氣的。
有人把快樂的心情比喻成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有人把快樂的心情稱為蔚藍的天空,快樂的心情就是一首沒有歌詞的永無止境的歡歌。它使人的靈魂得以寧靜,使人的精力得以恢複,使美德更加芬芳。人的精神、靈魂、美德都從這種愉悅的心情中得到滋潤,盡管煩惱和不安總在時時吞噬著這種美好的心情,各種挫折和磨難會一點一滴地消耗它,但這如清泉甘露般的美麗心情永遠不會枯竭,而是曆久彌堅以至永遠。
一個人,不管他經受了多少打擊,也不管他經曆了多少苦難,一旦愛的陽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他便能治愈創傷,便能獲得希望,便能萌生出新的生機,哪怕是在荒涼惡劣的環境裏,也依然能夠放射出自己的光和熱。
如果我們心情豁達、樂觀,我們就能夠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麵,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們也知道星星仍在閃爍。一個心境健康的人,就會思想高潔,行為正派,就能自覺而堅決地摒棄肮髒的想法,不與邪惡者為伍。我們既可能堅持錯誤、執迷不悟,也可能相反,這都取決於我們自己。這個世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因此,它屬於我們每一個人,而真正擁有這個世界的人,是那些熱愛生活、擁有快樂的人。也就是說,那些真正擁有快樂的人才會真正擁有這個世界。
樂觀、豁達的人,他們眼睛裏流露出來的光彩使整個世界都溢彩流光。在這種光彩之下,寒冷會變成溫暖,痛苦會變成舒適。無論在什麼時候,他們都感到光明、美麗和快樂的生活就在身邊。這種性格使智慧更加熠熠生輝,使美麗更加迷人燦爛。那種生性憂鬱、悲觀的人,永遠看不到生活中的七彩陽光,春日的鮮花在他們的眼裏也頓時失去了嬌豔,黎明的鳥鳴變成了令人煩躁的噪音,無限美好的藍天、五彩紛呈的大地都像灰色的布幅。在他們眼裏,創造僅僅是令人厭倦的、沒有生命和沒有靈魂的蒼茫空白。
樂觀豁達的人,他們的眼裏總是閃爍著愉快的光芒,他們總顯得歡快、達觀、朝氣蓬勃,他們的心中總是充滿陽光。當然,他們也會有精神痛苦、心煩意躁的時候,但他們不同於別人的就是他們總是愉快地接受這種痛苦,沒有抱怨、沒有憂傷,更不會為此而浪費自己寶貴的精力,而是拾起生命道路上的花朵,奮勇前行。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豁達的好習慣呢?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1.在生活中尋找樂趣
在工作和做完家務之餘,以孩子般的童心去進行遊戲,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在平凡的小事中尋找愉快。
2.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微笑
快樂的微笑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藥石,它的價值是千百萬,但卻不要花費一分錢。
——奈思比特
百貨店裏,有個窮苦的婦人,帶著一個約四歲的男孩在轉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攝影機旁,孩子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讓我照一張相吧。”媽媽彎下腰,把孩子額前的頭發攏在一旁,很慈祥地說:“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舊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頭來說:“可是,媽媽,我仍會麵帶微笑的。”每想起這則故事,心就會被那個小男孩所感動。
如果你在生活的攝像機前也像那個貧窮的小男孩一樣,穿著破爛的衣服,一無所有,你能坦然而從容地微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