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選股要訣:尋找有競爭優勢的企業
作者:@張可興,發表時間:2016-4-5;
原帖鏈接:https://xueqiu.com/9586083092/66996886
我經常提到對於企業選擇的嚴格和苛刻,比方說“投資股票要像找老婆一樣的精挑細選,要選擇最好的企業來投資”,但究竟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與股票投資獲利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說到這兒,對於那些短線交易的投資者或者是技術派的朋友,你可以不用再浪費時間往下看了,因為下麵的內容更適合於基本麵分析的投資者。
要知道為什麼選擇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來投資,之前我多次談過,投資股票獲利的根本原因是股票的估值變化和股票價值成長,還有股息收入。而實際上,股票估值變化收益是有限的而且不確定性很高,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股票價值成長的收益,而股票價值成長的根本,特別是放在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周期來考察的話,是因為企業利潤的成長導致的企業價值的增加,進而表現為股價的不斷上漲。所以,我們要選擇那些利潤不斷成長的企業來投資,這必然與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有著深刻的聯係。
另一方麵,雖然很多企業利潤並沒有持續上漲,但是它們的股價卻不斷創新高,特別是在中國股市這種同漲同跌的背景下並不稀奇,但是沒有業績支撐的上漲是偶然的、不確定的、短期的,而且是最終一定會打回原點的上漲,所以做這樣的投資與賭博無異,即使賺到錢也隻能說明一時運氣較好。
為什麼要選擇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來投資?那是因為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是業績能夠成長的重要保證(不是唯一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隻有具備持續競爭優勢、即具備深度護城河的企業才能保證公司的業務不被競爭所侵蝕,使我們在投資中避免踩到地雷。對於企業而言,競爭是永恒的主題,特別是非壟斷的自由競爭行業,大多數都會經曆優勝劣汰的過程。在商業領域裏,很多行業的發展都遵循二八定律,即20%的企業分享著行業內80%的利潤或市場,而剩餘的80%的企業隻占有著行業內20%的利潤或份額,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很可能隻有最好的企業能夠持續保證賺錢,而且賺得越來越多。
我們如果仔細研究世界企業的發展曆程就會發現,任何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都是非常不易的,沒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很難長期盈利,競爭的結果使行業內大多數企業被市場淘汰。美國超市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競爭,具備強大競爭力的沃爾瑪股價上漲了近千倍,而在20世紀70年代銷售額是沃爾瑪的20倍的現代連鎖超市業鼻祖凱馬特(Kmart)公司,2002年則宣布破產保護。
我們都聽說過長江實業和新鴻基地產這兩個香港地產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正處在工業化的發展階段,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眾多房地產公司紮堆上市,而到1997年的時候,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基本上被六大地產商壟斷,其中屬長實和新鴻基最為突出和優秀,其餘地產商不是倒閉、破產,就是被收購和兼並。1977—1997年的20年間,長江實業的利潤增長了204倍,股價增長了248倍;新鴻基地產利潤增長了138倍,股價增長了186倍,這就是選擇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的回報,短時間來看,可能差距不大,但是做稍微長期的比較,投資收益就會有天壤之別。試想為什麼隻有極少的人能在20年間賺到這麼多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