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親者痛,仇者快】(2 / 2)

國家處於危難之中,所謂亂世要用重典,治國當行軍法,何況進得貴胄武備就是軍人了,參謀總長楊格下令抓人、懲罰貴胄武備學堂學員、命令禁衛軍混成團強製對學員進行軍事基本訓練的種種,光緒沒有幹涉。

皇帝如此看,別人未必會如此看。

一連好幾天都有大量的王公、命婦們進宮向皇帝、珍妃磕頭哀求,請準在貴胄武備學堂受訓的親人回家過年,更有人在哀求的同時表露出“皇帝被漢族權臣挾製”的意思。

哼哼,國家都沒有了,皇帝還是皇帝嗎?難道回長白山下的老家當一族百萬人的皇帝不成?!

要保住國家就必須行新政,要保障新政就必須編練強軍,要掌握強軍就必須有出自親貴的大量軍事人才。唉……這些王公重臣們怎麼就看不到大清國的危機而希望,主動的為皇帝分憂,卻偏生為了一時的安逸和一時的意氣給皇帝添堵呢?他們不知道,皇帝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皇權,還是為了愛新覺羅氏在大清國高高在上的地位著想啊!

回想老佛爺在大殿門口的回頭和言語,光緒分明就覺出了無比的陰鷙意味。

愛新覺羅.載湉的帝位是老佛爺和跟從老佛爺的滿族親貴們給的!這幾天的事兒和那陰鷙的目光以及“親痛仇快”的話語聯係起來,令光緒有些不寒而栗。今天的大清國已經沒有後黨的說法了,可是,一旦載湉失去滿族親貴們的人心,難保他們不會重新匍匐到老佛爺的腳下,由老佛爺牽頭指定一位大阿哥,再……

貴胄武備學堂裏,有一百二十位堪稱親貴“精壯”的人物,皇帝隻要抓住了他們,取得他們的諒解和支持,即可皇位無憂。

“傳諭禦膳房,準備一百二十份禦膳,待會兒帶到貴胄武備去犒勞學員。老七,別哭了,好生坐著用膳,待會兒跟朕一塊兒去看五弟。”

“輒!”載濤早跪得大腿發麻了,聞言一骨碌起身回座,拿起筷子吃得香甜。

“老六。”

“奴才在。”載洵躬身應答。

“年後,你去北洋水師學堂讀書吧。”

“輒。”載洵隻有11歲,卻比載濤似乎懂事不少。大清國在皇帝哥哥的主持下,明年開科之後就不行科舉了,舊的道德文章、理學經典要讓位給新學,皇族子弟進貴胄武備學堂也好,去北洋水師學堂也罷,都是一個道理。

“老七,改天朕領你去南河沿楊格府上拜他為師……”

珍妃突然插話:“皇上,人家都說楊格目不識丁!”

“放肆!”

光緒喝斥了一句,聲量不大,語氣也並不嚴峻,在骨子裏,愛新覺羅.載湉還不是寡情薄意的帝王,在慈禧控製下多年的深宮生活讓他對親情的渴望尤甚,這親情,也包括他與珍妃之間的那種感情。

“當真目不識丁,他怎能指揮千軍萬馬打勝仗?怎能主持移民實邊和興辦工業?怎能給朕建議以新學特科和創辦新學教育取代科舉?六弟、七弟,你們哥仨要學會了楊格領軍打仗的法門,朕和大清國才能安生呐!“

“皇上,楊格成日階在外奔波、居無定所,七弟跟著他……”

“一個漢軍旗人尚且能如此為國家操勞,何況皇族呢?!”光緒打斷了載洵的話,目光逼視兩兄弟,心裏卻直歎自己的三個弟弟年紀太小,載灃以十四歲的年紀進貴胄武備就分外的勉強了,載洵和載濤二人恐怕更加的艱難和吃力。是啊,那楊格為了國家可以不要命,理應樹為全國臣民的標範,可楊格權力太大,而且這種過大的權力又以超過皇帝思維的速度“攆”著皇帝深入推行新政,這……已經深刻的危及到皇權了!

“算了,老七太小,還是去楊馮氏開辦的京師小學堂。老六,你不必去北洋水師學堂,拜楊格為師,能學到更多。不過,朕要你記住,在楊格身邊的時候,你就是學生,不是愛新覺羅.載洵!嗯,暫時用一個漢名吧,就叫……艾洵。”

“輒。”

“用膳,待會兒都去貴胄武備看老五。傳諭,參謀次長蔭昌、陸軍部侍郎李光久即到貴胄武備候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