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君弱臣強】(1 / 2)

大年夜的天氣很寒冷,四九城裏的某個角落響起“劈裏啪啦”的鞭炮聲,空氣中帶著濃鬱的火硝味道。參謀次長蔭昌身穿一襲深灰綠色的“李氏毛呢”大衣,肩上的一顆金色五角星在貴胄武備學堂大門口的燈籠光線下,發出略帶紅色的金光。

陸軍部侍郎李光久也是相同的打扮,大衣上扛著陸軍少將的肩章,與參謀次長並肩站著,目光盯著鐵獅子胡同口,等待著皇帝大駕光臨。

二人沒有說話,接到欽命來此等候的當時以及此刻,二人的心思幾乎一樣,卻又有些小小的不同。

如今,滿清中國的新政在關外三省的推動下勢不可擋的要深入了,從整編軍隊、移民實邊、推行西學深化到政治、經濟、社會體製改革,在這一階段首當其衝的就是滿漢矛盾。在此問題上,皇帝是被楊格以及楊格背後的新軍體係推著在走,這種境況是從京營八旗出關的第二階段開始。由此,皇帝和新軍的矛盾日漸深重,往昔主動新政的皇帝在新軍推動著新政時,表現出頗不情願的意態。

蔭昌要清君側,楊格下令對貴胄武備學堂學員強製軍訓,蔭昌非常支持,這就是變相的“清君側”!皇帝身邊少了這些人,楊格如此雷霆手段“圈禁”這些人,都會令皇帝身邊讒言小人少了許多。

李光久身上係著北洋——新軍體係和湘係的利益,湘係的利益因為皇帝的“掣肘之策”,而在北洋——新軍體係眼中益發重了幾分,年後,皇帝就要頒布欽命任命劉坤一為內閣議政大臣兼陸軍部尚書了。不過,李光久清楚的知道一個事實,雖然李鴻章和楊格給了湘係足夠的利益,但是一旦南洋武備學堂、第五軍、第六軍籌建、編練,勢必要引入北洋武備和1、2、3、4軍的基幹力量,包括中低級軍官和士官。一年之內,第五軍、第六軍就會乖乖的聽命於參謀總長楊格。

也就是說,楊格需要一年的時間!他不能因為新政與“大義正統”的皇帝決裂而導致國家某些新軍勢力不及的地方分裂,這一年時間裏,也是西北邊防加強建設兵站補給體係和蒙古漠北四部騎兵部隊建設的關鍵時刻。

因此,無論楊格以何種態度“挾製”皇帝在新政道路上勉強前行,楊格與皇帝之間目前的關係不能弄僵,不能決裂,所有“推動皇帝前行”而產生的裂痕,都需要李鴻章、宋慶、丁汝昌、奕訢、劉坤一、李光久以及蔭昌等人來彌合。

二人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思守在貴胄武備學堂門外,敬候皇帝大駕的。

亥時初刻,四盞宮燈引路,一大群一等侍衛、藍翎侍衛、親軍營簇擁著皇帝的八人抬禦輦駕到。

“敬禮!”蔭昌發出響亮的口令。

禁衛軍混成團的一個排官兵應聲立正行持槍禮。

禦輦停下,渾身裹在貂裘中的光緒略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這些沒有行跪拜大禮、山呼萬歲的禁衛軍們,心中卻不得不承認,這些人與那些動輒跪拜的侍衛們相比,看起來更有威武的氣勢。

“二位卿家免禮,都免禮平身吧!朕今兒隻是來看一看。”

說這話,光緒下了禦輦,也看清楚了今日“毓公府”大門口的光景。估計有十幾條麻袋裝滿砂土堆積成掩體,一挺“賽電槍”就在掩體後,仔細看去,隱約可以看到黃銅殼子彈在帆布彈帶間反映出燈光。沙袋掩體前豎著一個木牌子,上書“軍事禁區”四個顏體大字,血紅的顏色看起來有點瘮人。

蔭昌、李光久當然知道皇帝來此的目的,看著皇帝招呼了醇王府的兩位“國公”以及侍衛們抬著一個個食盒,乃陪同著進了學堂大門,徑直向改為操場的內院而去。

“......全部學員編為一個連,班排長由混成團1營1連抽調,連長是參總衛隊連長鄧璞。目前,每天的三操兩講照常進行,還有半個小時晚講才結束,隨即熄燈休息。連長和教習會根據學員的情況,在休息時間找個別學員談話或者補習。”

“載灃在哪?”

蔭昌回答:“在後院西廂的書屋裏,參總特別命令,鑒於學員載灃年紀太小,正處成長階段,不適於強化軍事訓練,因此隻參加早操,平時都在西廂的書屋裏看書。”

“看什麼書?”

蔭昌沒有直接回答,手指西麵道:“皇上,那邊就是西廂書屋。”說著話,他覺得皇帝的腳步轉向西邊了,乃停住腳,李光久也會意停步。

光緒示意禁聲,輕手輕腳的帶著載洵、載濤和毓慶宮管事太監小春子進了西廂書屋,他要看看載灃是否按照自己的意旨“好生讀書”來著。

一盞汽燈“嘶嘶”的輕響,釋放出雪白的光線,隻有一個人的書屋顯得有些空曠,載灃看書很認真,卻也被房門掀開時的冷風灌入驚醒,轉身一看,慌亂的丟下書趴伏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