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君弱臣強】(2 / 2)

“奴才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平身。”光緒坐到載灃的椅子上,拿起書本看了看,原來是王照、勞乃宣等人編著,由天津機器局印刷所印製的《拚音國文》。光緒隨手翻過前幾頁的拚音字母,停在第一篇課文處,輕聲念道:“我的祖國......五弟,你六歲啟蒙,八歲進乾清宮南書房,這些字兒都認識,為何還在這種小學堂的書?”

“回皇上,是楊總長特意要求看的。”

“你怎麼看?”光緒輕輕拍打著書頁。

“奴才......楊總長說,滿漢蒙藏回猶如人手之五指,合則力大,分則力寡......”載灃有些猶豫,生怕說出的話引起皇帝不悅,靈機一動,他從書堆中撿出一本《曆史》翻到最後幾頁,呈到光緒麵前,說:“大清國是滿洲、中國、蒙古、西藏和西北新疆五大部分組成,正如人之手掌,五指連心,缺一則人有斷指之疾痛,完整則靈活有力。滿人進入中原已經兩百年了,兩百年來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國,已經是中國人了,因此,中國也是滿人的祖宗之國。”

光緒接過書,看到《曆史》後幾頁乃是地圖冊,印著從夏代開始到清代的版圖,一閃念間,他隱約琢磨出這書中的含義來。

夏,版圖不過今日河南省的一府或者兩府之地;商,版圖僅有大半個河南;周有陝西、山西、河南和安徽一部;春秋、戰國及後來的大一統秦帝國,才有長城以內,東、南瀕海的“中國”......曆經兩漢、隋唐、宋元明清,國家的版圖形成今日的模樣,已非漢人的關內“中國”可以言之,也非滿人的滿洲老家可以替代,更非蒙古、藏人、回人的那些地方。相對明來說,滿人入主中原後建立的大清帝國版圖大大的擴大到蒙古、西北,與西藏的關係也比明朝時期更為密切。

“......楊總長說,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國家曆史,滿人對國家版圖的拓展而言有卓著的功績。皇上,楊總長的話與翰林學士和親貴們說的不一樣......”

“他怎麼說?”

“回皇上,楊總長說,隻有滿漢蒙藏回五族團結才有大清國的版圖穩定,隻有國家穩定才有可能在以主流文化的基礎上吸納西洋的先進文化,才有可能追趕上西洋列強,從閉塞時代的東方強國成為海洋時代的世界強國。楊總長說,五族要互相融合奠定大清國的穩定基礎,東西方文化也要有選擇的融合,才能強國。當前的大清國新政已經走到一個關鍵處,進則行政治、經濟、社會改革,成就強國;退則新政曇花一現,一如曾左李等人的洋務般,在下一場與外人的戰爭中被擊打得粉碎,新的《馬關條約》會一個個的出現,直至亡國滅種。”

載灃一句一個“楊總長說”,令光緒覺得極為不爽,卻又不能不為載灃的“楊總長說”而深思。

就新政而言,夢寐“中興”的光緒和楊格其實是一體的,隻是,君弱臣強的勢頭漸漸顯現出來,使得光緒在維護皇權的時候開始考慮“新政是否該繼續推行”的問題?方才老佛爺在乾清宮的回頭一瞥,讓光緒有些警醒過來,新政就是皇位,廢新政等於廢皇位!如果光緒傻到跟楊格叫板而廢國家新政大局,無疑是為自己的親政寫下一筆極不光彩的敗著!那就證明,光緒皇帝“忘恩負義”的從老佛爺手裏奪過大權,施行的新政是錯的!那,滿族親貴們、封疆重臣們會怎麼看?他們會認為皇帝是在瞎胡鬧!老佛爺會趁此機會卷土重來,一旦態勢形成,光緒還能在龍椅上坐著嗎?

楊格在其授意編寫的《中、小學堂教科書》中都知道強調滿漢蒙藏回的團結和“融合”,那麼,皇帝真要在“滿漢有別”的幌子下行“滿漢權力爭奪”之事嗎?落入下乘了,這事兒越往後走,皇帝就越落下風。

“嗯,五弟長進了不少。”光緒嘴裏讚了一句,心裏卻下定決心,要像前年那樣與楊格好生談一談。新政要推行,五族融合、東西方文化融合之際,君弱臣強的局麵如何解決?或者說,皇權以何種新的方式得以保證?這事兒必須要與楊某人攤牌說個清楚。

心中有了主意,光緒草草的慰勞了“貴胄武備學員”們一番,匆匆回宮,連夜擬旨電報給在天津的楊格——皇帝要召對參謀總長!(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