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一句話捅破天】(1 / 3)

“知不足齋”裏掛出了兩幅地圖,一幅是英國公使竇納樂“敬贈”的最新版本世界地圖,重要地區都標注了漢字;一幅是以大清國為主體的遠東地圖,卻是天津機器局印刷所製。

把中國的問題放到世界大勢中去看,這是楊格每次在應對光緒時必須擺出的基本姿態,即便是談及裁撤經製軍身份的駐防八旗,開放八旗子弟經商、務農禁令,取消滿族特權,重新編訂皇室成員核定辦法之類的事情,也與世界潮流和國家競爭有關。此時談及“未來對日行收複朝鮮宗主權之戰”時,鑒於日本海軍強大而考慮山東防禦問題,而山東巡撫李秉衡雖然有功與中法之戰,卻因循守舊不願意推行新政,山東為京畿輔弼之要地遲遲未能興辦軍工和整編軍隊,無法應對今後中日之戰需要。

搬開李秉衡,是楊格在覺出皇帝已經在大局牽引下拿定“深化新政”主意後的第一件大事。

“通過德意誌帝國駐天津總領事司艮德牽線,德國海軍遠東艦隊司令官提爾皮茨少將已經向德國政府提出在遠東謀求軍港和修船廠的建議。這一建議與海軍部擬在山東膠州灣的青島地區建設深水軍港容納新訂購萬噸戰艦,並設海軍第二造船廠的設想相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山東即便立即開始新政、整編新軍,因為南洋武備學堂、第五軍和第七軍編練在即,軍事人才稀缺,山東整編一個師另一個旅的新式軍隊困難很大,一年之內無法完成,也就無法擔負起未來中日大戰的戰略側翼重任。引進德國人,共同建設青島軍港和造船廠,一方麵可以如鞍山工業區一般汲取德國先進技術和經驗,一方麵可以為我國海軍未來的大戰艦提供深水良港,一方麵以中德共用、共建軍港,屏障山東半島之右翼,我軍則專注左翼即可,可大大減小山東方麵的防務壓力。如果此事能得陛下準允,職臣就盡快的約見提爾皮茨海軍少將。”

原來,丁汝昌呈遞的《核定海軍軍製》和《擇地創辦造船廠》折子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想當日,皇帝是憑著一時的意氣給擱置下來了。看看眼前的楊格,似乎渾然不覺皇帝曾經生出殺他之心,滿心裏都是戰略、強國和收複宗主權的事兒......唉!載湉啊載湉,果真是被那些個宗室勳貴們說昏了頭啦!

“楊愛卿斟酌辦理即可,朕信得過你!”

“陛下,去年德皇就英國陸軍遠征隊在南非,就是這裏,遭到布爾人的伏擊以及英國和德國在非洲利益分割的講話,引發了英國政府的不滿。”

楊格指了指地圖上的非洲大陸南端,見光緒帶著稍微不解的目光看向地圖了,又說道:“世界的政治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英國人如果陷入南非與布爾人的戰爭,法國和西班牙如果在北非摩洛哥的問題上繼續對德持強硬態度,德國人將會以增強海上力量獲得足夠的海外事務發言權。德國一旦開始大造戰艦,海上霸主英國勢必加以關注,一場在英國和德國之間為了取得海外殖民地利益的海軍軍備競賽就將展開。在英國看來,中日兩國攜手遏製俄國東進成功,英俄矛盾就逐漸會被英德矛盾取代,於我國來說,利用當前的英俄矛盾和遠東的中、日、俄三角關係取得國家利益,至少維持一個較穩固的守勢,爭取十年左右的和平發展時期,方有能力與日本展開決戰。當然,今年年尾或者明年開春,朝鮮問題必須解決,否則一旦國際大關係發生變化,我們就要錯失良機了。解決朝鮮問題不需要太多軍隊,也盡量避免打大仗,主要是利用俄國在朝鮮發力,激化日俄矛盾,造成日俄即將在朝鮮土地上大戰的態勢。彼時,如果朝鮮要求我國出兵以中立的姿態隔離日俄兩軍,避免戰端的話,這事兒多半就成了,至少可以造成中日俄三國在朝鮮勢力的均衡局麵,為今後的決戰埋下伏筆。”

光緒默然點頭,他雖然利用日本對清親善政策培植滿族軍事人才,卻在骨子裏覺得泱泱大國在甲午年輸給蕞爾小國是平生最大的恥辱,楊格打老毛子,光緒或許還有諸多顧慮,打倭國卻是頗得其心。

點頭還有一層意思,耳聞目睹楊格從遙遠的歐洲、非洲把局勢關聯到遠東來,似乎英國人在南非、德國人在北非的利益與大清國未來的國際戰略攸關一般。這不能不說是見識使然,光緒無心去追究楊某人為何有此見識,卻想起楊格要求”皇帝出洋考察”的事兒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作為“海洋時代”的一國之君,意圖在列強環伺的局麵下中興國家,哪能不對列強有所了解呢?否則,就是亂彈琴、瞎指揮,真要應了載澤那句“君失一策則國破家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