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魚之王”;
“魚中西施”;
“天下第一鮮”;
……
這些炫目的稱號全都屬於同一種魚類:河豚。
河豚俗名氣泡魚,長相奇特。其身體呈圓筒狀,肚子極為肥大;眼小而內陷,口若櫻桃,上下頜上各生一對鑿狀牙齒,以蝦、蟹、魚等為食;皮膚表麵光滑無鱗,雪白的魚肚和魚背上有橫條狀的斑紋,胸鰭後方則有一對黑色斑塊,沒有腹鰭。
河豚名聞天下,首先當然是因為它的美味。
我國食用河豚的曆史源遠流長,《山海經》中即有相關記載。戰國時代,吳越之地盛產河豚,吳國成就霸王地位之後,奢侈淫華,歌舞升平,河豚被推崇為極品美食,吳王夫差更將河豚與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稱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稱為“西施乳”。
宋代大學士蘇東坡可謂古往今來河豚食客中名氣最大也最為癡迷的一位了。對於河豚,他不僅有過“食河豚而百無味”的絕妙讚頌,更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如此種種,河豚的美味,可想而知。據說能夠親口嚐到河豚滋味的人,你就是當場猛扇他的耳光,他也不會舍得丟手。
然而,更多的人卻把河豚視為洪水猛獸!
與蘇東坡同處宋代的詩人梅堯臣也曾留下一首五言古詩,描繪出河豚令人心悸的一麵: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梅堯臣絕非危言聳聽,河豚確實能置人於死地,因為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特殊的毒素,而且是劇毒。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鉀還要大一千倍,一條河豚足以讓七八個成年人中毒身亡!
號稱世間最鮮美的魚類卻帶有可怕的劇毒,這也許是造物主對天下食客開的最大的一個玩笑吧?
河豚,便如一個麵貌嬌豔卻又心如蛇蠍的傾城美女,讓人又愛又怕。你無法抵擋她的誘惑,可這種誘惑又是同致命的危險相伴而來。
總有很多人,在誘惑麵前是看不見危險的。在江南一帶,自古嗜食河豚。因河豚體內毒素多集中於卵巢、肝、腎、腦、腸、眼、鰓、血等處,饞嘴的食客認為通過細致的清理、衝洗,是可以吃到無毒的河豚肉的。
確實有很多人吃了這種精心料理過的河豚,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亦安然無恙,但另一個事實是,僅江南一地,每年因食用河豚而中毒身亡的人便數以百計,以“死如麻”來形容毫不誇張。
在任何時候,食用野生河豚都具有極高的危險性,所以江南一帶流傳著一句民間俗語:“拚死吃河豚。”
相傳昔日有人曾燴製一桌河豚,請蘇東坡赴宴。蘇東坡坐下之後,二話不說,甩開膀子就吃,直到酒足飯飽,才問友人:“河豚劇毒,食之可喪命,知否?”友人點頭,蘇東坡把筷子一拍,長歎一聲:“據其味,雖死足矣!”
這便是“拚死吃河豚”的氣勢。
這種氣勢來源於河豚無可比擬的鮮美滋味,就這一點來說,河豚完全能配得上今晚的這場巔峰對決。但同時,河豚的可怕毒性也在眾人心中籠罩上了一層不安的氣氛。
莫非今晚,也要出現一場“拚死”的比試嗎?
身為比試主角的薑山倒是泰然自若,在淮揚眾廚的注視下,起身離去。
“河豚?這東西是有劇毒的吧?”徐麗婕感受到了宴廳內那種沉重的氣氛,有些忐忑地詢問。
“野生河豚都是有毒的。”老者特意強調了“野生”兩個字,然後又補充說,“不過現在很多地方在搞人工河豚的養殖,而且已經培育出了無毒的品種。”
徐麗婕鬆了口氣:“那這次比試所用的,應該都是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吧?”
周圍眾人卻大多輕輕搖著頭,顯然不認同徐麗婕的觀點。隻聽老者說道:“人工養殖的河豚雖然無毒,但在口味上比野生河豚要遜色很多。”
老者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徐麗婕的問題,但要表達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一場廚界巔峰水平的比試,如果選用口味不佳的人工養殖河豚為原料,那簡直就像重量級的拳王賽中雙方戴著護具上場一樣可笑。
“如果選用野生河豚的話,那怎麼能保證食用時的安全呢?”徐麗婕不放心地追問著。
老者沉吟片刻:“河豚的毒性多集中在內髒和血液中,有經驗的廚師經過細致的處理,可以把這些有毒的東西去除。”
“話雖這麼說,可既然食用野生河豚,那百分之百地保證安全是不可能的。”馬雲緊接著老者的話頭說道,“揚州南城六圩縣的徐老倌,專門替人烹製野生河豚,積累了三十多年的經驗,人稱‘河豚徐’,可去年仍免不了被自己親手打理的一條河豚奪去了性命。”
說起這件事情,揚州眾廚都露出了痛惜的表情。在江南一帶,這個徐老倌燴製河豚的功夫首屈一指,在廚界也算小有名氣。而且他為人和善,朋友頗多,那次意外曾令不少人為之扼腕。
“三十多年的經驗仍然有失手的時候?這河豚吃起來也太危險了。”徐麗婕禁不住連連搖頭。
馬雲歎了一口氣,說:“也是事有湊巧。要知道,這河豚分為公豚和母豚,體內分別會有精巢和卵巢。精巢可以食用,而卵巢卻具有劇毒。那天徐老倌料理河豚時,魚腹內的精巢清清楚楚,分明是一條公豚,於是他就將精巢和魚肉同時燉製。端上桌後,隻吃了一口,五分鍾不到就倒下了。後來別人去查看那條燉好的河豚,發現那精巢中居然還包著一副母豚才有的劇毒卵巢。”
徐麗婕驚訝地張大嘴:“這是怎麼回事呢?”
“雌雄同體。”馬雲解釋說,“就和雙性人一樣,屬於生殖係統的畸形。若算概率,可能一萬條河豚中也出不了這樣一條雙性河豚,誰想到偏偏就讓徐老倌給趕上了。”
陳春生感慨道:“徐老倌活了大半輩子,經他手下宰殺的河豚隻怕也有成千上萬了吧?最後遇到這種結局,真是讓人覺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天意什麼的我倒不信。隻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沈飛晃著腦袋說,“照我看,這河豚偶爾吃一次,嚐嚐鮮,隻要烹製時小心細致,倒也問題不大,可如果吃上了癮,那難保哪天就得出事。”
徐麗婕吐了吐舌頭:“就算是偶爾吃,隻怕我都不敢呢。”
“那好啊。”沈飛嘻嘻一笑,“待會兒你那份都省給我吃吧。”
說話間,段雪明已指揮著陪侍的女子將桌上的剩菜和用過的碗筷等餐具都撤了下去。不一會兒,眾人麵前都擺上了新的餐碗餐碟,但沒有筷子。
徐麗婕正感到奇怪,隻見一名女子手托一隻大盤,來到老者身邊後,微微欠身,將盤子送到老者麵前。老者點點頭,伸出右手,從盤中拿起了一雙筷子。
女子隨即又來到馬雲身邊,馬雲如法炮製,先點頭,然後也拿過一雙筷子。徐麗婕好奇地捅捅沈飛:“這筷子裏有什麼名堂?怎麼要一個一個地動手自取?”
“筷子沒什麼特別,不過這是吃河豚時的規矩。”沈飛解釋說,“主人請客,如果上到河豚,不僅不能像吃其他菜肴時熱情招呼,而且連筷子都要收走。客人若想吃魚,必須先明確表示自己知道食用河豚的危險性,然後再親自動手取回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