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比起知識來更重視智慧(3 / 3)

售貨員費爾南多是一個猶太人,一個禮拜五他去了一個小鎮,但由於身無分文而無法食宿,他便去找猶太教堂的執事。執事對他說:“禮拜五到這裏的窮人特別多,每家都住滿了,惟有金銀店老板西梅爾家例外,可是他從不接納客人。”

費爾南多肯定地說:“他肯定會接納我的。”

之後,他就去了西梅爾家,等敲開門後,他神秘兮兮地把西梅爾拉到一旁,從大衣兜裏取了一個磚頭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聲說:

“請問您一下,磚頭大小的黃金值多少錢?”

金銀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這時已到了安息日,不能繼續談生意了,為了能做成這筆生意,他便連忙挽留費爾南多在自家住宿,到第二天日落後再談。

於是,在整個安息日,費方南多都受到熱情款待。當周六晚上可以做生意時,西梅爾滿麵笑容地催促費爾南多把“貨”拿出來看看。

費爾南多故作驚訝地說:“我哪有什麼金子,隻不過是想問一下磚頭大小的黃金值多少錢而已。”

費爾南多的機智在於巧妙地利用了西梅爾求財心切的心理,而且以錯誤的暗示讓他上當。

還有,在商業活動中,總有被偷、被騙或別人賴賬的時候,那麼讓我們來看猶太人如何機智地應對這種情況。

有個猶太商人來到一個市場裏做生意,當他得知幾天後這裏所有商品將大甩賣時,就決定留下來等待,可是,他身上帶了不少金幣,當時又沒有銀行,放在旅店也不安全。

經過反複思量,他獨自來到一個無人的地方,就在地裏挖了一個洞,把錢埋藏起來,可是當他次日回到藏錢的地方時,卻發現錢已經丟了。他呆呆地愣在那裏,反複回想藏錢時的情景,當時附近一個人都沒有啊,他怎麼也想不出錢是怎樣丟的。

正當他納悶之際,無意中一抬頭,發現遠處有間屋子,可能是這家屋子的主人正好看到他埋錢了,然後,將錢挖走。那麼,怎樣才能把錢要回來呢?

經過認真考慮,他去找那屋子的主人,客氣地說道:

“您住在城市,頭腦一定很聰明,現在我有一件事想請教您,不知是否可以?”

那人熱情地回答說:“當然可以。”

猶太商人接著說道:

“我是來這裏做生意的外地人,身上帶了兩個錢袋,一個裝了800金幣,一個裝了500金幣,我已把小錢袋悄悄埋在沒人的地方。但不知道這個大錢袋是交給能夠信任的人保管呢,還是繼續埋起來比較安全呢?”

屋子的主人答道:

“因為你是初來乍到,什麼人都不該相信,還是將大錢包一塊埋在藏小錢包的地方吧。”

等猶太商人一走,這個貪心不足的人馬上取出偷來的錢袋,立刻放在原來的地方。這個可把躲藏在附近的猶太商人高興壞了,等那人一走,他馬上將錢袋挖了出來,一溜煙跑了。

這個猶太商人能夠將落入別人口袋的東西又拿回來,手段確實高明。因為他知道,每個人都有貪心,且貪欲無限膨脹,要讓小偷把錢交出來,隻能激起其更大的貪心,這個猶太人的機智就在於巧妙地利用了人的這種心理。

經濟上的借貸行為在商人中間再平常不過了,但若問借了錢是債主急,還是債務人急,特別是錢到期不還的時候,猶太人一針見血地指出,肯定是債主,這很符合我們現在的實際。看看那些欠銀行一屁股債的大爺闊少,個個神氣活現,而銀行卻又不敢動他們,深怕他們真絕了財路銀行就一個子都收不回。猶太商人可謂深諳其中之道理。不過,對於討債,他們自有高招。

梅思是個服裝商,向布商卡拉批發了1400美元的布料,卻一直未結賬。卡拉派人去催了幾次款,梅思每次要麼避而不見,要麼溜掉。給他寫了幾封信,梅思仍然不理不睬,這使卡拉束手無策,幹著急沒辦法。

這時,卡拉的一個猶太朋友給他出了個點子:

“這不妨寫一封催款信給梅思,讓他盡快還2000美元的債,看他如何反應。”

果然,卡拉的信剛發了3天,梅思就回信了,信中說:

“卡拉,你這混蛋,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我明明隻批了你1400美元的貨,你為什麼詐我2000美元?隨信寄1400美元,以後再也不和你做生意了——要打官司嗎?你準輸。”

猶太朋友的這則討債秘方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巧妙的以攻為守的攻心戰。本來卡拉很被動,隻要對方躲避他,他就毫無辦法,打官司吧,又不值得,而梅思之所以避而不見,隻是想拖著不還,並不是想徹底賴賬。而現在1400美元的債突然變成2000元,這就使梅思不得不回信並辯解了,否則一旦真打起官司來,那就得不償失了。這樣,原先主動的梅思正好上了猶太人的以訛詐訛之計,一下子變為守勢,為了免去更大的麻煩,隻好還債。

人難有一帆風順的,如何麵對困境,從容應付;如何麵對危險,機智化解,這都是成功猶太人所擁有的素質。

8 智慧是心靈的翅膀

1936年6月的一天,阿姆斯特丹港。

一支巨大的船隊正抵達這裏,船上裝滿了鑽石珠寶、香料、藥材、絲綢、瓷器、皮毛。在那艘最大的商船高高的駕駛台上,站著一位高大威嚴的老人,他的兩手扶在窗欄上,身體微微前傾,把頭探出窗外,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急切貪婪地掃視著這個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他就是這支船隊的主人,世界著名的大商人莫裏茨·希爾斯。

我回來了,我終於又看到阿姆斯特丹了,莫裏茨清瘦的臉上由於激動而微微泛紅。

此刻,他仿佛又聽到了44年前,父親臨別時的那番話:

“我們命中注定是永世漂泊的人。就像沙漠中的水,我們消失在羅馬帝國巨大的疆域之內,流落在世界各地。我們沒有祖國,金錢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疆域,摩西律法就是我們的國界。”

44年了!44年前,他就是從這裏出發,開始了自己獨自闖蕩世界的人生之路。現在,他已經建立了一個巨大的金融和商業帝國,他的船隊在世界各地的港口都留下了足跡。他成功了,他可以來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了。

待船靠上碼頭,停穩了,莫裏茨對一直恭恭敬敬地伺立在一旁的助手吩咐道:“你指揮他們卸船吧,全部卸下來。我想一個人到城裏走走。”

阿姆斯特丹是名副其實的水上城市,橋多水多,100多條運河,1000多座橋梁,交織出美麗的水都風光。除此而外,美麗的鬱金香,閃爍的鑽石,珍貴的藝術收藏,都是這座城市的驕傲。在以扇形分布的條條運河兩旁,高塔、教堂、劇院、富商們的宅邸鱗次櫛比。這裏的人們喜歡把他們的建築物的門臉設計成左右對稱的幾何形狀,有梯形、三角形、鏡框形、瓶頸形、噴口形、鍾形等等,形狀各異,都高高聳起。牆麵則塗成紅的、藍的、灰的、黑的色塊,門窗的邊沿則飾以明快的白色,配上碧綠的草地和藍天白雲,鮮豔奪目。

莫裏茨租了一條小小的遊船,沿著運河慢慢地巡遊著。

在臨近郊區的一個小碼頭邊,莫裏茨上了岸,他向船夫付了船錢,而後轉身順著一條石板鋪成的小路向前走去。

在一片小高地上,有一處因年久失修而破爛不堪、坍塌了半邊的房子。

莫裏茨在這所破房子旁停下了腳步。

遠處,有鍾聲隱約傳來,悠遠綿長,仿佛時光倒流,使人回到了44年前。

在王子運河的左岸,靠近城郊的一片小高地上,有一幢豪華別墅,這裏是阿姆斯特丹有名的珠寶商人邁耶·希爾斯的宅邸。這些天,這所宅邸裏似乎比平時忙碌了許多,忙碌中還夾雜著一些喜慶的氣氛,原來是這家的少爺莫裏茨·希爾斯的生日就要到了,再過8天,他就滿18歲了。按照家族的傳統,18歲就是成人了,應該獨自出去闖世界了。所以全家人和仆人們都為少爺高興,都在認真地為少爺的生日做著準備。隻有老爺似乎滿腹心思,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

晚餐時,老爺終於開口了,他對兒子說:“一會兒,你到曬台上來,有些事該跟你談一談了。”

曬台很寬敞,位於別墅門廊的上麵,坐在這裏,可以把全城的風光盡收眼底。

父子倆來到曬台上時,仆人們已經在那裏準備好了茶桌和座椅。

那是父親第一次把他當做成人,正是在父親的談話中,他漸漸意識到了成人意味著什麼。成人意味著承擔,意味著獨自麵對。在父親的話語中,他獲得了自信,他為自己成為成人而激動和驕傲。

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父親那些語重心長的話語。

“你的心靜下來了嗎?如果你的心還沒有靜下來,那麼你最好還是先把它靜下來,然後再來聽我講這個故事,否則你會沒有耐心聽我講下去,即便是聽了,也會聽不進去,懵懵懂懂,聽不出裏麵的涵義。

“你少不更事,沒有經曆過磨難;你生在一個富裕之家,不懂得憂患;你善良單純,不知道人心的險惡;你胸懷大誌,卻不知世事艱難。那麼,就靜下心來聽我講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會讓時光重現,引領你去重走一遍我們這個民族多災多難的生死存亡之路,經曆一次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的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逃亡生活,你會看到,在這條道路上先祖們那一個個頑強不屈、孜孜不倦的身影。

“磨難是一筆財富,失敗是成功的基石,但是你要獲得這筆財富,踏上這塊基石,不一定非要自己去親曆一番磨難和失敗,別人用身體經曆的,聰明的人完全可以在精神上在心靈裏體驗到,這是上帝賦予人類的智慧。

“你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你是摩西的子孫,你是大衛和所羅門的傳人,他們的苦難就是你的苦難,他們流的血也是你的血,他們的教訓就是你的經驗,他們吃苦、受罪、流血、死難,都是為了成就現在的你。你站在他們的肩膀上,你站在他們的目光裏,你站在民族新生的十字路口,你手裏握著的,是使我們這個民族生存下去的火炬。這火炬從一代一代人手裏傳下來,今天傳到了你的手裏。

“你不會再像他們那樣經常一敗塗地,你不會再像他們那樣路途崎嶇,因為你知道了他們的故事,你正在汲取他們的經驗教訓,你正在精神上重曆他們的苦難,而這些,會照亮你麵前的道路,會擦亮你的眼睛,會引領你走出險境踏上坦途。

“從你開始,一無所獲甚至傾家蕩產將不再是努力奮鬥的結果,成功的喜悅將取代失敗的痛苦,因為你是他們的傳人,痛苦已經都由他們受盡,你的心裏裝著他們用血淚換來的經驗和教訓,你掌握了他們整理出來的原則和心訣,你已經具備了成功和快樂的智慧。

“新的生活將從你的腳下開始,新的生命將在你的身上發芽成長,你的身上灑滿了陽光。”

父親的這番話,像一盞燈在莫裏茨的眼前點亮,直照進他心中去。他覺得在那兒,原來緊閉著的門正在一扇扇相繼打開,從海灣那邊吹來的新鮮空氣立刻充滿了心房。

滿頭白發的老人看著兒子光潔的額頭閃閃發亮,知道上帝賦予人類的智慧已經進入了兒子的心靈,心中也滿懷感激和喜悅。他對小莫裏茨說:“從明天開始,我會集中一段時間,給你講講祖先們的故事。也許你會說,那些故事不都在書上寫著嗎?是的,書上都有,但是我講的是用我一生的時間所讀到的故事,聖經隻有一部,但是每個人心裏都有隻屬於他一個人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