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未盡害心,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聲色未必障道,聰明乃障道之藩屏。
名利和欲望未必都會傷害我的心性,隻有自以為是的偏私和邪妄才是殘害心靈的毒蟲;歌舞女色未必都會妨礙人的品德,隻有自作聰明的人才是破壞道德的最大障礙。
有一位朋友最近被他所在的那家待遇不錯的外企炒了魷魚,這讓人頗為詫異,因為當初他進入該企業的經曆,一度成為我們指導身邊應聘者的“教材”。
麵試那天,友人同許多應聘者一樣領到了一個氣壓計,招聘管理人員宣讀題目:用發給你的一支氣壓計,測出這幢30層大樓的高度。一個個應聘者絞盡腦汁想出神種辦法:有的樓上樓下量氣壓,利用物理知識繁瑣地計算;有的爬上屋頂,將氣壓計係上長長的繩子,忙亂地量著;有的在資料堆中埋頭翻閱,希望找一個更好的方法或公式……但友人卻拿著氣壓計來到大樓管理處,對一位老者說:“大爺,這支氣壓計送給您,請您告訴我這大樓的高度。”結果友人入選了。
朋友畢業名校,頭腦靈光,尤其“會來事兒”,當年在上海那所學風嚴謹的大學,他的畢業論文就是靠“會來事兒”通過的。可他為什麼被炒了魷魚呢?
冷靜下來分析發現,他今天的遭遇其實並不奇怪。因為自恃聰明的友人在工作中常想走捷徑,結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弄巧成拙,對他寄予很高期望的上司漸漸失去信心;由於外企看重的是結果,他“會來事兒”的本領無用武之地,溜須拍馬反而引起同事的反感;更重要的是他大學時沒有潛心學習,遇到難題力不從心。
其實,“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何止友人一個。我們在報刊上常常能讀到這樣的“心靈雞湯”,並被不少人引為求職應聘的經典廣為傳播:有一個人在筆試的時候,當著眾人的麵指出總經理鼻子上有墨汁,結果他被錄用了;有個腳踏車店的小學徒,一次將有人送來的一部有故障的車修好後,還把車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沒想到第二天他就被挖到一家公司上班……類似的故事,讓時下的應聘者尤其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人,爛熟於心,揣摩再三如練“葵花寶典”。姑且不談這些故事本身的“作秀”色彩,可如此舍本逐末,沒有紮實的學識功底和專長技術,懂得再多的麵試技巧又能如何?即使僥幸邁進了職業大門,也一定難以紮下根來。
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事;不把水龍頭開大,而是一點一點“滴答”水。如此水表就不會走字兒,自家就可以免費用水了,這樣“節約用水”的用戶,被自來水部門稱為竊水一族中的“滴水族”。
可是“滴水族”之一夏女士發現,滴水積累起來的水水麵上漂著一層灰。“以前也曾經用來做飯什麼的。後來我看見那水上麵總落著一層‘水腳兒’,就不用它做飯了,怕吃壞了肚子,省的錢還不夠我看病的。”
據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人員講,生活用水在送入各家各戶前,加入了氯,這樣飲用起來安全衛生。但是,“滴水”的過程中,氯就會揮發損失掉,這樣的水長期飲用根本就不衛生。同時,由於滴水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過長,水麵上還會落有浮灰,就是夏女士所說的“水腳兒”。“滴”得越多,灰也就越厚,汙染也就越大,但大多數居民不了解這一點,仍有不少人采取滴水的方式占便宜。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活生生的例子。有一個網球教練對學生說:“如果一個網球掉進草堆裏,應該如何找?”有人答:“從草堆中心線開始找。”有人答:“從草堆的最凹處開始找。”有人答:“從草最深的地方開始找。”教練說:“正確的做法是,從草地的一頭搜尋到草地的另一頭。”成功就是這樣簡單,踏踏實實,從一數到十不要跳過就可以了。由此看來,“雞湯”喝多了也不一定能補人,有時甚至會壞了自己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