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心與他人交往
中庸說:“隱惡而揚善”。即人要有“善心”“善行”的自我意識,並能夠將其推行到實際生活中。人要有“善心”,方能有“善行“。
孟子也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為善。至其隱惡揚善,即為大智中之美德。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裏提到:夫養性者,所以習以成性,性自為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不悉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徑也。“善心”,是一個人生來的本性,通俗點說就是心眼好,心術正,心地善良,就不會做壞事,人與人交往才會變得和諧。
有一對夫婦下崗後,就在街坊鄰居的幫助下在新興的服裝市場裏開了家飯館。小店剛開張,生意冷清,全靠街坊鄰居們的光顧。幾個月後,夫婦倆便以待人熱忱、價格公道而贏得了大批的“回頭客”,生意也便一天天地好起來。而每到吃飯的時候,城了大小七、八個乞丐就跑來行乞。這對夫婦就像對待自己的客人一樣,總給乞丐們的破碗破盆裏盛上熱菜熱飯,而並不是客人吃不了的剩菜剩飯。乞丐們都很知趣,討了飯菜就走了,從不在飯店門口逗留而影響夫婦倆做生意。
大約一年後的一個夜晚,一家從事服裝批發生意的老板,因為打麻將而忘了關掉燒水的煤氣爐,結果引發了一場大火。因為大都是棉麻織品,見火就著,轉眼,市場成了一片火海。恰好這天,丈夫去了外地,隻剩下一無力氣二無幫手的妻子在家,眼看辛辛苦苦張羅起來的飯館就要毀於一旦。危急時刻,那些平時來乞討的乞丐們,在一個老乞丐的帶領下,從火海中先將笨重的液化氣罐都搬了出來,接著又將那些易燃的物品搶救出來,城裏的救火車趕到了。雖然飯館受了點損失,但終於還是保住了。
火災過後,人們都說這對夫婦是善有善報。第二天下午,飯館就正常營業了。夫婦倆尋思著一定要好好答謝那些乞丐,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那幾個乞丐卻失蹤了。後來有人說在另外一個城市裏見過這幾個乞丐,夫婦倆專程去探望。老乞丐滿眼熱淚地說:在小城乞討的時候,從來沒有人把我們當人看待,隻有你們夫婦倆,是你們的尊重,使我們重新恢複了自尊和信心。我們之所以離開,是因為想開始新的生活,盡管我們現在以撿垃圾為生,但我們覺得很快樂、很幸福。
老子說:“上善若水”,雖然是一些乞丐,雖然施舍給他們是簡單的事,但是,這對夫婦對待他們不僅沒有一絲偏見,也沒有一絲討厭,而是心如水一樣包容、寬待他們,也最終好人得好報。
中庸思想的精華,雖然許多人並不一定都明白,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都潛移默化地繼承和發展了它,這是為人的幸事,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幸事。
“善心”不是裝模作樣,“善行”也不是沽名釣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自己來講,即便是一件不起眼的善事,也要竭盡自己的“善心”而為之。
一個人正是因為有了“善心”,才能在做人做事的準則上有清醒的認識,也才能為他人著想,“人生在世,不如意常八九。”隻要保有善心,多做善事,不是為得到什麼回報,而是發自內心的。對他人是一種由衷的幫助,對自己也是一種心得,也是一種快樂,那麼,這世界上,這人生間還有什麼不如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