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雖然喬布斯的年薪自1998年以來一直保持1美元不變,他的實際酬勞卻一直很高,除了持續升值的股票,蘋果董事會還會贈給他一些特別的禮物,比如,1999年,他就任蘋果CEO的第三年,董事會獎勵給他一架私人噴氣式飛機Gulfstream V,價值9000萬美元。
從股票來說,喬布斯持有的550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在2010財年升值了60%左右,使得股票總價值達到了18.4億美元。
這就是牛人的薪酬。
那麼,何謂職場牛人?如果我們再從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來源來分析,那麼,牛人又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專業牛人,即具有高度專業技能的員工。這類員工擁有某一方麵、某一領域的專業技能,在合適的崗位上做著合適的事。
第二類,管理牛人。企業裏除了專業人才,還需要各級管理人才,才能維持正常運轉。這種管理人才,既要負責各個部門,又要在部門間、專業間進行協調。而且企業越大,對管理的要求就越高,對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具有管理技能的員工,能夠使企業節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績效。
第三類,外聯牛人。管理牛人是對內的,外聯牛人則是對外的。企業在內部整合好的同時,也要整合好各種外部關係,無論是與客戶、與政府各級主管部門、與消費者,都要搞好關係。外交方麵牛的員工,可以為公司帶來無可估量的發展可能。
作為蘋果公司前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Paul Jobs)是全球薪酬最高的員工之一,也是全球最牛的員工之一。他被視為麥金塔計算機、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等知名數字產品的締造者。
1976年,才21歲的喬布斯和26歲的沃茲尼艾克在喬布斯家的車庫裏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之後,他們共同使個人計算機在全球流行,喬布斯也使鼠標得到普及。1985年,由於蘋果高層的權力鬥爭,喬布斯離開蘋果並成立了NeXT公司,瞄準專業市場。1997年,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回到蘋果接任首席執行官(CEO),他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呆到2011年8月24日——那天,喬布斯提出辭職,但留任蘋果董事局主席一職。
在此期間,喬布斯一方麵以公司的輝煌業績影響了矽穀風險創業的傳奇,另一方麵,他以獨具創造精神的IT產品締造了科技神話——他將美學至上的設計理念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他對簡約及便利設計的推崇影響了科技產品的當代形式。
作為一個牛人,喬布斯所獲得的榮譽主要有:1985年,他獲得由裏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勳章。1997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麵人物,同年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2007年被《財富》雜誌評為了年度最偉大商人。2009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這十年美國最佳CEO,同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作為公司牛人,他介乎於專業牛人與管理牛人之間,是一個從專業人才過渡而來的CEO。
是什麼成就了這個全球職場最牛的牛人?這可以從史蒂夫·喬布斯牛氣衝天的職業曆程中看出端倪。
史蒂夫·喬布斯,出生於1955年。1972年高中畢業後,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裏德學院中隻念了一學期的書。19歲那年,1974年,剛念大學一年級,喬布斯就覺得大學不能再束縛他,毫不猶豫地輟了學,進入雅達利電視遊戲機公司,當了一名普通職員。但遊戲公司職員沒能滿足他騷動的心,他開始對東方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產生了興趣,拋棄工作跑到印度,追隨一個印度法師修煉,意圖得道。但是,修道者需要一顆真正出世的心,這是年輕的喬布斯不可能有的,最後他學不下去了,隻好返回美國,並回到雅達利公司,做了一名電腦工程師。
得道的心暫時休眠了,不安定的心依然在尋找。他與朋友沃茲一起在自己家的小車庫裏擺弄電腦,夢想著從中產生奇跡。他們很希望有一台自己的電腦,但當時全世界都買不到一台可以個人使用的小體積的電腦,隻有商用的體積龐大又非常昂貴的大型計算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