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牛人:你最牛也隻是牛,而老板是老虎 (2)(2 / 3)

“難道,電腦不可以縮小?”

當時的電腦,至少也有一間屋子那麼大,喬布斯和沃茲的想法是,創造一台隻有電視機那麼大的電腦。

眼看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電腦,他們想:隻好自己來開發了。

“如果能造出一台電視機那麼大的電腦,世界將會怎麼樣?”

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問號。

結果,這個偉大的問號很快地被兩個年輕人用句號替換掉了。他們利用僅值20美元的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和一個自己設計的電路板,通過將6502微處理器、接口及其他部件安裝在電路板上,隻化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裝好了一台小型電腦。

關於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究竟來自英特爾、IBM,還是別的公司,目前有不同的說法,但至少,蘋果公司的這台小小電腦,可以算作“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之一。作為之一,它將給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喬布斯在專業上的“牛氣”,很快,他又顯示了他在商業上的“牛氣”。

望著自己研製出的這台小型電腦,喬布斯的眼前閃現出成千上萬的人在使用這種電腦的場景。“讓成千上萬的人使用,那不是可以賣出成千上萬台嗎?”喬布斯的心狂跳起來。

想到就做,他立即行動,開始為批量生產這種電腦而奔忙。他先是賣掉了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然後竭力說服沃茲賣掉他心愛的惠普65型計算器,湊到了1300美元,然後,再叫上另一個朋友容·韋恩,在1976年愚人節那天,聯合成立了他們的電腦公司。公司的名字由喬布斯來起,叫做“蘋果”,而那台自製的小型電腦,就被他們命名為“蘋果I號”。

公司成立後,他們馬上改進蘋果I號,製造出4K內存的蘋果II號,並且可以用電視機作為顯示器。

蘋果II號,就是美國曆史上,也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台在市場上銷售的個人電腦。

但由於這個產品太新了,人們並不理解。偉大的產品,總有需要等待的時間。在艱難的時刻,喬布斯又顯示了他的另一種牛氣——耐心。

經過漫長的等待,轉機終於出現。零售商保羅·特雷爾聽說了喬布斯他們生產的小型電腦,大感好奇,特意來到車庫參觀。喬布斯豈肯放過這個機會,立即為他演示電腦,並設法讓他相信,這款產品,必然引領世界。

保羅·特雷爾被打動了,他決定一試,一口氣訂購了50台整機,並要求一個月內交貨。喬布斯大喜,毫不猶豫地拍板成交,正式開始了蘋果公司的第一筆生意。這是1976年7月的一天。

一個月製作完成50台整機,任務是繁重的,但喬布斯和沃茲的心中卻充滿了成功前的喜悅。他們在火熱的夏天,加班加點,沒日沒夜,揮汗如雨,每周工作66小時,最後在第29天時,製作完成50台蘋果電腦。

商人特雷爾剛把這50台整機拋到市場上,由於當時大多數的電腦沒有顯示器,Apple I卻以電視作為顯示器,大大便利了使用。它們迅速地被搶購一空,並使“蘋果”一舉成名。

之後,電腦訂購量越來越大,他們的生產速度再也趕不上訂購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喬布斯和沃茲決定擴大規模,尋求投資,並很快吸引到當時的百萬富翁馬爾庫拉69萬美元的貸款。馬爾庫拉還以商業行家的眼光重新給他們製定了商業計劃。之後,“蘋果”公司更加加快了發展的速度。

1977年4月,美國在西海岸召開了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喬布斯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為參加這次展覽,他更新了蘋果II號樣機。Apple II重新設計了顯示界麵,把顯示處理核心整合到記憶體中,這不僅有助於顯示簡單的文字,還包括圖像,甚至有彩色顯示。除此之外,它還改良了外殼和鍵盤。總體上,Apple II顯得更小巧輕便而且操作簡便。那12磅的重量和僅用10隻螺釘組裝的簡捷方式,以及美觀好看的塑膠外殼,牢牢吸引了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