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乘馬走到半路,正碰著呂布迎麵而來,怒衝衝的一把揪住王允,厲聲問:“司徒既以貂蟬許配於我,今天又為何送與太師,是否拿我開玩笑?”王允急止住他說:“這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到寒舍去。”
呂布跟王允到家,進入後堂。王允問:“將軍何故怪責老夫?”呂布說:“有人報告說你把貂蟬送入了相府,究竟是何緣故?”王允答:“將軍,你錯怪老夫了,今日太師到來,他對我說,聽說我把貂蟬許給你,要我趁良辰吉日把小女送去與你成親。太師之命老夫怎敢違之。”
呂布聽了,登時謝罪,說一時鹵莽,錯怪了丈人,改天再登門請罪,便匆匆回府去了。
次日,呂布正準備小登科了,但打聽了一下,全無消息,走進中堂去問諸侍妾,侍妾卻說:“昨夜太師與新人貂蟬共寢,至今尚未起床呢!”
呂布大怒,潛入後房窺探。見貂蟬正起身在窗下梳頭,她見了呂布正在張望,便故意把眉頭一鎖,裝出憂愁樣子,且掏出手帕抹眼淚。一會兒,呂布出去了,頃刻又入,那時董卓已坐在中堂吃早餐了,見了呂布就問:“外麵沒發生什麼事吧?”呂布隨便答道:“沒有!”即侍立董卓旁邊,偷眼向簾內張望,見貂蟬在簾內若隱若現的,露出半臉,向呂布媚目送情,弄得他魂不守舍。董卓見此情景,心中疑惑,揮手叫呂布出去。
董卓自從寵愛貂蟬之後,為色所迷,月餘不出理事,董卓偶得小病,貂蟬衣不解帶的服侍左右,董卓更加歡喜。
有一天,呂布入內向董卓問安,董卓正在午睡,貂蟬在床後探出頭來望呂布,以手指心,又指指董卓,不停地抹眼淚。呂布見狀,正滿懷悲恨難言,適董卓睜開雙眼,見床前站著呂布,目不轉眼的望著床後的貂蟬,即叱罵曰:“畜生!你想調戲我愛姬!”喚左右將呂布趕出,今後不準入堂,呂布怒恨而歸。
後董卓後悔,急賞賜呂布金帛並好言安慰。此時呂布雖身在董卓左右,心實貼在貂蟬身上了。
當董卓上朝議事,呂布執戟相隨。董卓在與漢獻帝談話的時候,呂布乘機出門,上馬回相府,尋著貂蟬,貂蟬說此地談話不便,叫他先到後園的風儀亭去等待。
呂布等了一會,方見貂蟬翩翩而來,一見麵,貂蟬即泣告呂布:“我雖非王司徒親女,但自許配將軍,覺已償平生之願,誰知太師存心不良,將我奸汙了,我恨不早死,隻因未見將軍一麵,故含垢忍辱,今幸見了將軍,死亦無憾了,我身已被汙,不得再事奉英雄,願死在君前,以明我誌。”說罷即手攀曲欄,向荷池便跳。呂布慌忙將她抱住,亦泣曰:“我知你心很久了,隻恨沒有機會接近。”貂蟬掙紮,扯住呂布的衣袖說:“我今生不能嫁你,隻願來世。”呂布答:“我今生不能以你為妻,非英雄也。”貂蟬又說:“我已度日如年,望你及早把我救出去。”
呂布忽然想起,遲疑一會,對貂蟬說:“我是偷空出來的,來久了老賊見疑,還是趕快回去好。”貂蟬忙把他的衣袍牽住說:“你如此怕老賊,我永無重見天日機會了。”呂布答:“慢慢想辦法吧!”說完提戟欲去。
貂蟬自怨自艾說:“我在深閨就聞你之名,以為是當今大英雄,誰知反受人製,膽小如鼠。”
說得呂布滿臉羞慚,欲行又止,即放下戟,回身把貂蟬抱住,頓用好言相慰。兩人於是偎偎倚倚、喁喁細語,難舍難離。
卻說董卓和獻帝在殿上談話時,回頭卻不見了呂布,心下懷疑,即辭別獻帝,登車回府,見呂布的馬係於府前,問門吏,答曰溫侯入後堂去了。
董卓心知有異,喝退左右,單獨逕入後堂去,尋人不見,喚貂蟬亦不見,急問侍妾,答曰貂蟬在後園看花。
董卓步入後園,不看猶可,原來見呂布和貂蟬兩人肩搭肩地並排坐,淺談低斟,戟卻放在一旁。登時無名火起,大喝一聲,呂布一驚,回身便走,董蕈卓搶到戟,挺著追趕,呂布走得快,董卓肥胖趕不上,將戟向呂布一擲,布把戟撥落在地。董卓搶戟再趕,呂布卻已走出後園了。
董卓一路趕來,忽一人飛奔前來,和董卓一撞,把董卓撞倒,這莽夫原來是謀士李儒。
李儒扶起董卓回書院坐下,董卓問他來做什麼?李儒說:“適至相府,聽說太師盛怒入後園,找尋呂布,因趕步入來,正遇呂布奔出,說太師要殺他。故我趕來勸解,不意誤撞恩相,死罪死罪。”
董卓氣呼呼說:“此小子居然敢調戲我的愛姬,誓必殺死他!”
李儒連忙說:“恩相差矣,從前楚莊王的絕纓會上,不追究調戲愛姬的蔣雄,後被秦兵圍困時,得蔣雄死力相救,才免於難。今貂蟬不外一名歌妓而已,呂布又是太師的心腹猛將,不如乘此機會把貂蟬賜給他,他必知恩報德,死心追隨太師了,還請太師三思!”
這番話說得董卓心動,沉思良久,說:“你言亦是,待我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