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財富觀(2 / 3)

“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由蓋茨的父親威廉·蓋茨負責代管,五年前,該基金會在比爾父親住所的地下室“掛牌”,現在已搬進西雅圖一座不帶任何標誌、很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別看基金會外表看起來很寒酸,所有工作人員加起來隻有大約200人,但它發起的一些慈善項目涉及的金額之大,經常令一些政府的援助預算相形見絀。

“蓋茨基金”啟動的第一年,就投入60個捐助項目,捐獻總額達14.4億美元,比美國政府的捐款還要多3億美元。目前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底金總額高達240億美元,是美國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會”的10倍、“福特基金會”的3倍。

“蓋茨基金”計劃將60%的資金用於貧窮國家對抗疾病的項目上。蓋茨一個人為發展中國家醫療事業而捐的錢,已占發達國家總捐款的25%。

據透露,蓋茨基金會富可敵國,但對每一筆捐贈或是投資都有詳細的計劃和周密的安排,連蓋茨夫婦都會親自參與精打細算。

一般來說,蓋茨每周花60個小時處理微軟的業務,再用10個小時忙基金會的事情,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經常在周日收到他的電子郵件。

基金會的負責人帕蒂·斯通斯法以前是微軟的行政管理人員,現在在基金會全職工作,但分文不齲斯通斯法說,蓋茨夫婦建立該基金會的目的,是想把他們所有的財富都捐獻給社會,不過雖然有11位數字存款,但蓋茨花起錢來仍十分精打細算。

有一次,一位南美洲的援助申請人建議為一個村莊的豬和人同時注射疫苗,蓋茨對此大為惱火。他認為,在那麼多窮人掙紮在死亡線上的時候,居然還有人想把錢花在豬身上,簡直太浪費了。

當有記者問他創立“蓋茨基金”的初衷是什麼時,他說:“財富是一種責任。目前全球有28億人每天生活在貧困之中,有13億人每天生括費不足1美元;有8億人處於饑餓狀態,有60%的人生活在基本衛生設施匱乏的地區。作為全球的首富,我有責任讓自己的財富變成別人的幸福,為更多的人消除饑餓、貧窮和疾玻”

“我隻希望能樹立一個榜樣,告訴人們:‘嗨,這樣做很有意思!我做的善事越多,我的感覺就越好。’在這個問題上,我在努力造成一種積極的影響,讓人們知道錢用得是地方。”

所以早在2000年西雅圖舉行的一次“在發展中國家拓展電腦應用”的大會上,蓋茨就語驚四座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世界上最貧困的8億人口最需要的是醫療保健,而不是手提電腦!”

蓋茨最初從事慈善事業時,主要是向受援人提供資金購買現代化設備,如為西雅圖市的圖書館和學校以及非洲國家提供資金購買電腦等。

但後來有兩件事使蓋茨受到了觸動,繼而改變了資助方向:一件是他在南非索韋托考察一個貧困社區時發現,他資助的電腦基本派不上用場,因為對當地人來說,饑餓和疾病使他們的生存都成為問題,而電腦雖是個好東西,但救不了他們的命。另一件事是他通過1993年的世界發展報告了解到,每年有數百萬人死於一些可防治的疾玻有的地方,隻要100美元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但在貧窮國家,政府卻做不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