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別再為小事抓狂(2)(2 / 3)

要做到更有耐心,就必須接受此刻的狀態,就算你再怎麼不喜歡也要接受。如果你被塞在車陣中動彈不得,眼看約會就要遲到了,這時候,接受此刻就表示:在你的思緒失控之前,就注意到自己快要冒火了,然後溫和地提醒自己放輕鬆。這也是讓你喘口氣的好機會,同時也趁機提醒自己,從大格局來看,遲到隻是“小事一樁”罷了。

有耐心也表示能夠在別人身上看見純真。我太太克瑞絲跟我有兩個小孩。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們的小女兒有好幾回走進我的辦公室,打斷我的工作,對一個寫作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容易分心的事。我(大部分時候)已學會去觀察她天真無邪的行為,而非一味想著她的打擾可能帶來的後果,例如“我會做不完我的工作”“我會喪失我的靈感”“這是我今天唯一的寫作機會”等等。我會提醒自己,她來看我的理由是因為她愛我,而不是因為她有陰謀,想要破壞我的工作。當記得觀察她的純真時,我立刻就變得有耐心,注意力也回到了此時此刻。任何正在醞釀的不悅立刻煙消雲散,我再次想起,能夠擁有這麼可愛的小孩,是何等幸運的事。

我發現,隻要你觀察得夠深刻,幾乎都能夠在別人身上看到天真的好意,即使在不順遂的處境下也是如此。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會變成一個更有耐心、更心平氣和的人。而且奇妙的是,原本讓你覺得討厭的時刻,現在你也會認為是一種享受了。

14.

保持5分鍾,不對任何事生氣

刻意保持耐心,就能立即加強你的容忍度,特別是你知道隻是短暫的忍耐。

耐心是一種內在品質,可以通過練習而大幅提升。我發現一個磨練耐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創造真正的練習時段,也就是在心中設定一個練習耐心的時段。這時,生活本身就變成了一間教室,課程叫作耐心。

你可以從短短的五分鍾開始,然後逐漸延長你的容忍度。剛開始的時候,不妨告訴自己:“好,接下來這五分鍾,我不要對任何事情生氣,我要保持耐心。”你將會有驚人的發現。刻意保持耐心,就能立即加強你的容忍度,特別是你知道隻是短暫的忍耐。耐心是那種會令人越來越進步的特質。一旦你向前邁進一小步,即使隻有五分鍾的成功,你都會覺得自己確實可以做到保持耐心,就算時間再長一點也不怕。日子一久,你甚至就能變成一個很有耐心的人。

我家有小孩,所以我有許多機會可以練習耐心。例如,有一天,我在打一通重要的電話時,我的兩個女兒也同時在旁邊問我問題,我對自己說:“現在是保持耐心的大好時機。接下來這半個小時,我要盡可能保持耐心(瞧,我下過苦功,已經可以維持三十分鍾了)!”結果真的奏效了,而且是在我們家奏效了。當我保持鎮定,不讓自己生氣或懊惱時,我就可以冷靜而堅定地指揮孩子的行為,這比大發雷霆有效多了。

這個讓心靈朝耐心努力的簡單練習,比生氣更能讓我專注於當下,因為我不再鑽牛角尖——回想以前發生的同樣狀況,覺得自己當時好像烈士一般。此外,我的耐心似乎具有感染力,也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孩子因此自己覺得,吵爸爸一點都不好玩。

有耐心讓我得以維持平衡。即使身處困境中,我還能記得自己麵對的是什麼,我眼前的挑戰不是攸關“生死”的大事,隻是一個必須處理的小障礙。沒有耐心的話,一件小事就會被擴大為緊急大事,以嘶吼、挫折、傷感情和高血壓收場。這樣真是不值得。不論你是需要跟孩子、上司或一個不可理喻的人,還是和難搞的局麵打交道,如果你不想“再為小事抓狂”的話,提高你的耐心就是最好的入門辦法。

15.

先向他人伸出你的手

在為小事抓狂時,我們始終相信,自己的立場比幸福更重要。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某個爭執、誤會或不同的教養方式,甚至某些痛苦的事件,而耿耿於懷留下心結。我們固執地等待別人先向我們伸出友善的手,深信這是我們原諒或重續一段友誼或親情的唯一方法。

我有一位點頭之交,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她最近告訴我,她已經將近三年沒有跟兒子說話了。“為什麼呢?”我問。她說,她跟兒子為了兒媳婦的事情意見不合,除非他先打電話來,否則她不願意再跟他說話。當我建議她先采取主動時,她起先抗拒說:“我不能這麼做,應該道歉的人是他。”她真的寧死也不願先向她的獨子示好。不過,在我溫和的鼓勵之下,她終於決定采取主動。出乎她意料的是,她兒子很感激她有心先打來電話,所以也向她道歉了。通常就是這樣,隻要有人把握機會先伸出手,往往雙方都能獲益。

如果我們繼續維持憤怒,心中的怒火就會把芝麻綠豆的“小事”,變成真正的“大事”。我們會開始相信,自己的立場比幸福更重要。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想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就必須了解,是非對錯並沒有快樂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