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秘訣就是寬恕。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讓對方當那個“對”的人,並不表示你就錯了。一切都會好轉的,你會得到寬恕的平靜,也會感受到讓別人“對”的喜悅。你還會注意到,當你伸出友誼的手,讓別人“對”的時候,他們會變得不太有戒心,對你也更親切,他們甚至可能主動回報。但是,如果為了某個理由,他們並未回報你的善意,那也沒有關係。至少你享有內心的滿足,知道自己已經盡力創造一個更充滿愛的世界了,你自己當然會更心平氣和。
16.
問自己:一年後,還會在乎這件事嗎?
這隻是你生命中一件不足掛齒的小事。把眼光放遠,正是你所需要的。
我幾乎每天都跟自己玩一個遊戲,我把它叫作“時間歪曲”。這是當我對錯誤的想法執迷不悟時所采取的辦法,那個錯誤想法就是:我現在正在忙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玩“時間歪曲”遊戲,你隻要把目前所麵對的情況,假想成不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而是一年以後的事情。然後再問自己:“這個情況真的有我所想的那麼嚴重嗎?”目前可能如此,可是將時間拉遠開來看時,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不論是跟你的另一半、小孩或上司吵架,或是犯了一個錯誤、與機會擦身而過、遺失了皮夾、工作被回絕、扭傷了腳踝等,一年以後,你可能都不會在乎了。這隻是你生命中不足掛齒的一件小事。這個簡單的遊戲雖然無法解決你的問題,卻可以讓你把眼光放遠,這正是你所需要的。我發現自己如今常常對以前在乎得不得了的事情感到好笑。現在,我再也不把精力浪費在生氣或懊惱上了,寧可花點時間陪陪妻子和小孩,或者進行創造性的思考。
17.
誰說生命是公平的?
讓一切變得完美,並不是“生命的責任”,而是我們的挑戰。
我有位朋友,在我們談及生命中的不公平時,問我下麵這個問題:“誰說生命是公平的,誰說它原本就應該是公平的?”她問得很好。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生命本來就不公平。雖然這點很討厭,但卻是千真萬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看清這個事實,或許才是釋放心靈的真知灼見。
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為自己或他人抱屈,誤以為生命應該要公平,或是將來總有一天會公平。其實,它本來就不公平,也永遠不會公平。我們錯在浪費許多時間在抱怨人生的差錯上。我們同情別人,討論生命的不公。我們大呼“這不公平!”卻不了解或許生命根本就沒打算要公平。
接受生命不公的事實有一個好處,就是激勵我們竭盡所能去努力,而不要再為自己抱屈。我們終於知道,讓一切變得完美,並不是“生命的責任”,而是我們的挑戰。接納這個事實也讓我們不要替他人難過,因為它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遭遇,也都有自己的特殊力量與挑戰。這個觀念幫助我處理了許多問題,包括在撫養兩個小孩的過程中,要幫誰不幫誰的艱難抉擇,以及當我感到被傷害或受到不公平待遇時的個人掙紮。它幾乎每次都可以喚醒我麵對現實,讓我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生命不公,並非意味著我們不應該竭盡所能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或整個世界;相反地,這正表示我們應該這麼做。當不了解或不承認生命不公平時,我們就容易覺得自己和別人很可憐。可憐當然是一種對自己有害的情緒,不但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而且隻會讓大家覺得更糟而已。不過,當徹底明了生命不公的事實時,我們就能夠同情別人和自己。同情是一種真心誠意的感情,能傳達愛的關懷給受到同情的每一個人。
下次當你發現自己又鑽入了世界不公的想法時,請試著提醒自己這個基本的事實。你會很驚異地發現,這個觀念居然可以將你拉出自怨自艾的情境,帶往真正有益的行動。
18.
容許自己偶爾無聊一下
什麼事也不做,這能讓你的心靈自由,可以暫時“不必知道”任何事。
對許多人來說,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刺激,更別說一大堆責任了。因此我們幾乎不可能安安靜靜地坐下來,什麼事也不做,更不要說放鬆幾分鍾了。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人類不應該再叫作human beings(即人類,也能理解成存在的人)了。我們應該叫作human doings(做個不停的人)。”
我是在跟一位華盛頓州拉康諾的臨床醫學家學習時,首次了解到,偶爾無聊一下對我有好處。拉康諾是一個小鎮,根本沒有什麼事“可做”。第一天工作結束後,我問指導老師:“在這裏晚上可以做些什麼事?”他回答說:“我要你做的就是讓自己感到無聊,什麼事也不要做。這是訓練的一部分。”起初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我為什麼要自找無聊呢?”我問。他繼續解釋,讓自己無聊一下,即使是一小時或更短的時間,不要抗拒這種感覺,無聊的感受就會轉變成寧靜的心境。做這樣一點小小的練習,你就可以學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