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闔第一(2 / 2)

【原文】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預審其變化。吉凶大命係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誌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製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譯文】\"開啟\"和\"閉藏\"是萬物運行規律的一種體現,是遊說活動的一種形式。人們必須首先慎重地考察這些變化,事情的吉凶、人們的命運都係於此。口是心靈的門戶,心靈是精神的主宰。意誌、情欲、思想和智謀都要由這個門戶出入。因此,應該用開啟和閉藏、用出和入來控製和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所謂\"捭之\",就是開啟、言談、陽剛;所謂\"闔之\",就是閉藏、緘默、陰柔。陰陽兩方相諧調,開啟與閉藏才能有節度,才能善始善終。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嗜好、財物、得意、情欲等,屬於\"陽\"的一類事物,叫做\"開始\";而死亡、憂患、貧賤、羞辱、毀棄、損傷、失意、災害、刑戮、誅罰等,屬於\"陰\"的一類事物,叫做\"終止\"。凡是那些遵循\"陽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新生派\",他們以談論\"善\"來開始遊說;凡是那些遵循\"陰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沒落派\",他們以談論\"惡\"來終止施展計謀。

【原文】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禦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譯文】關於開啟和閉藏的規律,都要從陰陽兩方麵來試驗。因此,和富有陽剛之氣的人說話時,要用道理來說服他;而給陰柔軟弱的人說話時,要用細小的事例說服他。用細小的來說服地位低下的,用崇高來打動地位顯貴的。由此看來,便可以進退自如,隨心所欲,沒有什麼辦不成的。可以說服大眾,可以說服君臣,可以說服統治天下的帝王。做小事的時候應沒有\"內\"的界限,做大事的時候應沒有\"外\"的疆界。所有損害、補益、離去、接近、背叛和歸附等等行為,都是運用陰陽的變化來進行的。陽的方麵,運動前進;陰的方麵,靜止閉藏。陽的方麵,活動顯出;陰的方麵,隨行潛入。陽活動到極點而後轉而用陰,陰到極點而後反歸為陽。凡是憑借陽氣活動的人,可以施以德澤使自己得以生存;凡憑陰氣靜止的人,可以根據形勢以求保全。用陽氣來追陰氣,要靠道德來包容;用陰所結納陽氣,要用外力來約束。陰陽之氣相交相生,是依據開啟和閉藏的原則的,這是天地之間陰陽化生的道理,也是遊說人的基本方法。這是世間各種事物的先導,也可以說是天地的門戶。

【注釋】捭:〔音bai3〕分。

闔:〔音he2〕關。

稽:〔音ji1〕考。

朕:〔音zhen4〕跡象。

牧:處理。

內:接納;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