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默許久,才緩緩開言說:“按理說,你為他們一家四口求情沒錯,可你這就是婦人之仁。這不是一個皇帝所應有的性格,朕歸天以後,怕這就是你致命的弱點。”
“皇祖父放心,孫兒也不會對敵人仁慈的。”
“好吧,但願如此。”朱元璋點頭了,“就以孫兒所言,免了李祺一家四口人的死罪。”
劉太監攜聖旨到了韓國公府,宣讀了聖旨,李府上下如聞晴天霹靂。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貴為國公且與皇上是兒女親家的李府,竟遭此滅門橫禍。
臨安公主痛哭失聲說:“公爹,父皇他一定是聽信了讒言,待兒媳進宮去為全家人求情。”
李善長與皇帝相處多年,深知朱元璋的為人說:“公主,難得你的一片孝心,你不要進宮了,沒有用的。為父的死,隻是早晚的事。在十年前我就該與胡惟庸一同上法場,晚死了十年已是不易了。隻是我沒想到,會連累家小七十多口,誰也不怨,是我自作自受啊!”
行刑之日,天空飄著細雨,像是為李家哭泣。李善長這位七十七歲的老人,他步履蹣跚,艱難地移動著腳步。跪在地上就要被砍頭之際,他左右環顧一下那些還不諳世事的孫男孫女,禁不住老淚縱橫,仰天長歎說:“天哪,難道這就是我出生入死戎馬生活幾十年,為子孫後代爭來的榮耀嗎?爾可免兩死,子可免一死,這就是作為國公得到的金書鐵券嗎?天哪,早知現在,何必當初,我就在鄉村做一田舍翁豈不沒有這滅門之禍!”但是,一切全都晚了,七十多顆人頭落地,刑場一片血腥,令人慘不忍睹。
朱元璋注視著窗外的風雨,計算著行刑的時間。他的麵部看不出表情,似乎對這一切都習以為常。可是皇太孫朱允炆卻悲悲戚戚地走進來說:“皇祖父,他們一家全死了。”
“你應該高興才是,這樣一來,皇爺爺去後,就少了一個奪你皇位的人。”朱元璋在為他的傑作欣慰。
“皇祖父,您曾說李善長是您的蕭何?”
“是啊,”朱元璋對皇太孫還蠻有耐心,“看來你還是沒能變仁慈為剛毅,當大明朝需要蕭何時,他李善長就存在。當他威脅到大明朝的存在時,他也就隻能成為長樂宮中的韓信。”
“皇祖父,對有大功的開國元勳,還是應該給予優厚的待遇,時時刻刻掛在心頭才對。”
“是啊,給他們封公封侯,讓他們的後代世襲,賜建府邸,頒給免死金書鐵券,這待遇也夠豐厚了。”
“皇祖父,有一開國功臣已是病重不起,您一直也沒關心,當年如果沒有他的英勇善戰,大明朝隻怕還未能開國呢。”
“哦,孫兒所指何人?”朱元璋心中無數,“是哪位大臣,竟這般重要?”
“皇祖父,是魏國公徐達。”
聽了孫子的話,朱元璋又想起了一件往事……
統轄百萬之師,攻城略地的大將軍,卻是個治家的低能兒。徐達的家人奴仆橫行鄉裏,曾多次遭到他的斥責。而徐達夫人謝氏的桀驁不馴,目無皇上,更使他切齒痛恨。堂堂首將,竟然是個懼內的魁首,一直連個姬妾都不敢納,謝氏好強使性,傲慢無理,說話更不知道深淺高低,對徐達的勸說教訓,她隻當成耳旁風。有時進宮朝見馬皇後照樣疏於禮數,甚而倨傲不恭。馬皇後看在多年親密相處,徐達功高忠勤的份上,每次都原諒了她。
有一天,馬皇後設宴招待幾位誥命夫人,席間興奮地說道:“多虧各位公爺、侯爺沙場拚殺,才使百姓們脫離苦海,生活安頓。各位爵爺、夫人,也才有今天的富貴。”說到這裏,馬皇後扭頭笑著對謝氏說:“像魏國公徐大人,也是受苦過來的,當初哪想到今天的好日子?希望夫人珍惜今日,永保榮華。”其他幾位夫人都說道:“多托了皇上和皇後娘娘的福。”隻有謝氏冷冷地說道:“不錯,都是窮過來的。如今我家可不比你家。”聽到這樣不懂規矩的話,馬皇後很不高興,本想訓斥她幾句。轉念一想,不能忘了皇後的氣度,冷冷地笑道:“當年王、謝再生,說不定還要忌妒你國公府呢!”
朱元璋下朝回來,見馬皇後臉色不悅,忙問發生了什麼事?馬皇後隱瞞不過,隻得照實說了謝氏的言行。朱元璋聽了很生氣。認為謝氏的莽撞無禮。絕不僅僅是出自無知,根子恐怕是在徐達身上。犯上悖逆之言雖然出自婦人女子之口,可能正暴露了徐達心中的隱秘。即使徐達無犯上之心,枕邊風吹緊了,焉能不心動?當年謝在興謀叛暴露,被處死的時候,那謝氏不僅無視勸告,捧著酒食到沙場上為其父親送行,而且大罵自己狼心狗肺,是殺害同患難弟兄的凶手。
當時戰爭還在進行,為了籠絡這位懼內將軍,同時也為了製服潑婦謝氏,朱元璋特地送了兩個美人給徐達,一則壓服醋壇子,二則趁機找到由頭,將狠毒並對皇家不恭的女人除掉。不久,果然發生了謝氏逼得侍妾投井自殺的事,他趁機將眼中釘殺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殺了他的老婆,徐達能不銜恨於心?
“是的,必須要聽其言,觀其行,處處提防。決不能讓徐達的陰謀得逞!”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人,是與朱元璋一起割草放牛的少年夥伴。投軍之後,一直是朱元璋最親密的朋友和最得力的助手。他莊重沉穩,謀而後功。不論是奉命留守,還是統帥三軍出征,盡管大權在握,卻嚴格遵從朱元璋的部署行事,從不專權,或擅作威福。他為人含蓄敦厚,自律甚嚴,治軍令出如山。他愛兵如子,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士卒不飽他不進食,士卒安營未穩他不進帳。將士愛他如尊長,都願意為他出死力。他不妄殺,不擾民。軍隊所到之處,秩序井然,深得百姓愛戴。
當初,徐達率部攻下蘇州,立即出榜安民,嚴申軍令,軍人取民物者斬!將士懾於軍令,無人敢於違犯。當時,蘇州還流傳著不少徐達忠厚仁慈、以及嚴於治軍的“故事”。
有個賣食品的攤販認為有機可乘,竟想趁機訛詐。他誣陷一個軍士吃了他的麵食不給錢,軍士不肯認賬。兩人爭執不下,徐達恰好經過那裏。小販見大官來到,更加有恃無恐。徐達見小販大吵大嚷,害怕影響軍威,隻得將軍士當場斬首。但剖開軍士的內髒檢查,並未發現有麵食。小販急忙跪到地上,承認是誣賴。但遭到誣陷的軍士已經被冤殺,隻得以命抵命。這件事震動了整個蘇州城。從此,軍紀更加整肅,全城百姓同聲歎服。
有一天,徐達在大街上見到一個絕色女子,不由心下活動,便煩人以重金相聘。女方慨然應諾。但因戰事匆忙,未來得及迎娶,便匆匆轉移。徐達後悔不迭,覺得一廂情願,有強聘之嫌。等到一年後重返蘇州,立即遣人前去道歉,讓姑娘另行嫁人。不料,女家不答應,堅持要嫁給大功臣。徐達無奈,隻得親自登門謝罪,陳述輕率之過。懇求再三,女家方才勉強應允。告辭時,徐達再贈金銀,以助奩資。
徐達的為人,在蘇州傳為美談。人人敬仰徐元帥軍紀嚴明,道德高尚。朱元璋也對徐達優禮有加。他自己更是把皇帝的事業,無條件地看成自己的事業。
但是,等到四方戰事結束,徐達勝利返歸京城後,漸漸對朱元璋的一些做法,產生了疑慮。
首先使徐達驚心動魄的是,大臣們接二連三地被逮捕,一個個成了謀叛的凶犯,許多人不經三推六問,便草草掉了腦袋。忠誠敦厚的老實人,不忍心看到那麼多的舊人相繼殞命,更不相信,那些被殺的人,真的犯下了應該殺頭的罪過。忠心耿耿的李善長、宋濂,功勳累累的李文忠,老實巴交的汪廣洋……那些所謂“十惡不赦、法理難容”的大罪,真是他們犯下的嗎?
許多往事,不住地在徐達的心頭湧動……
他永遠記得妻子謝氏被殺的情景。
那天,朱元璋召他去內廷下棋,卻派人將謝氏殺了。事後興高采烈地跟他說:“牝雞司晨,家之不祥。現在,愛卿家可以免除赤族之禍了——朕要向你祝賀呦!”
徐達又想起分“悍婦肉”那恐怖的一幕……
開平王常遇春,雖然是一個雄鷙武夫,卻跟自己一樣,娶了一個潑悍凶狠的老婆。他雖然酷愛女色,卻隻能在外麵偷偷摸摸地養女人,一直不敢公然納妾。朱元璋聽說堂堂國公爺竟然缺少添香的紅袖,便賜給常遇春兩個美貌的宮女。他的老婆哪裏容得,把兩個宮女看得緊緊的,不準常遇春碰一碰。一天早晨,其中一個宮女捧來水盆,請常遇春洗臉。一眼瞥見眼前的藕腕蔥指,他的雙眼為之一亮,不由讚道:“呀!好一雙白手呦!”當天散朝回到家裏,老婆送來一個紅盒子。常遇春急忙打開一看,卻是血跡斑斑的兩隻纖手!他僅僅稱讚過一句的一雙美手,竟被割了下來!隨意殘害皇上恩賜之物,乃是大逆不道的勾當!常遇春驚得一夜未眠。第二天早朝後,朱元璋留下幾位勳臣議事。他見常遇春臉色灰暗,神態異常,追問出了什麼事?常遇春支支吾吾不敢回答。這更加引起朱元璋的疑心,便生氣地喝道:“看你神色慌張,莫非有什麼異謀?”常遇春“撲通”跪到地上,說出了實情。然後磕頭求饒,“聖上賜給臣兩名宮娥,此恩天高地厚,微臣感激不盡。如今發生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實在有負聖恩,臣萬死莫贖!”朱元璋聽罷,哈哈大笑道:“快起來吧。這算不得什麼大事,朕再賜給你幾個就是。”正說著,侍者給每個在坐的勳臣,送上一個包裹,打開布包,裏麵的紙上寫著“悍婦之肉”四個大字。原來,常遇春的妻子已經被朱元璋派去的人肢解了。
徐達接到“悍婦肉”,幾乎不能自持,其他人同樣驚愕不已。從此徐達就落下了驚懼之症。每夜驚夢不斷,不知道哪一天,飛來之禍就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曹國公李文忠暴亡後,徐達更是日夜憂惴。皇上的親外甥和幹兒子,一個比同鄉夥伴不知親近多少倍的親骨肉,尚且不明不白地死去,一同從軍的兄弟,已經有好幾個做了冤鬼。看來,變心的不是臣子,而是皇帝。他似乎完全忘記了什麼叫信義,什麼叫友情,什麼叫功過!
“功高震主,權大生威。自己乃是武將之首,能逃脫愈演愈烈的浩劫嗎?”徐達一遍又一遍地向自己發問。
一日數驚,寢食難安。憂慮傷神,不久,徐達便懨懨病倒了。
朱元璋早已觀察到徐達萎靡不振,不知是什麼原因。現在,忽然聽說徐達病倒,越發生疑。他想弄個究竟,又擔心派別人去會被欺蒙,便微服簡從,親自去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