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占據主動,保持上風才能掌控全局(2 / 3)

“要使工作能圓滿完成,就必須激起競爭,提出挑戰,激起超越他人的欲望。”史考伯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有一次,史考伯到自己的一個工廠去考察,工廠的經理反映廠裏的員工一直無法完成他們份內的工作。他說:“我向那些人說盡好話,我又發誓又詛咒,我也曾威脅要開除他們,但一點用也沒有,還是無法達到預定的生產效率。”

當時日班已經結束,夜班正要開始。史考伯要了一根粉筆,然後問最靠近他的一名工人:“你們這班今天製造了幾部暖氣機?”“6部。”史考伯不說一句話,在地板上用粉筆寫下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6,然後走開了。

夜班工人進來時,他們看到了那個“6”字,就問這是什麼意思。

“大老板今天到這兒來了,”那位日班工人說,“他問我們製造了幾部暖氣機,我們說6部。他就寫在了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史考伯又來到工廠。夜班工人已把“6”擦掉,寫上一個大大的“7”。

日班工人早上來上班時,看到了那個很大的“7”字,心想,夜班工人認為他們比日班工人強,是嗎?好吧,他們要向夜班工人還以顏色。他們熱情地加緊工作,那晚他們下班時,留下一個頗具威脅性的“10”字。生產效率顯然逐漸好轉。

不久,這家產量一直落後的工廠,終於比其他工廠生產得更多。

通過上麵的例子可見,史考伯將“向對方適當提出挑戰”的策略運用得如此恰到好處。

其實,這招在政治領域同樣適用。如果沒有人提出挑戰,西奧多·羅斯福可能就不會成為美國總統。當時,作為義勇騎兵隊一員的羅斯福剛從古巴回來,就被推舉出來競選紐約州州長。結果,反對黨發現他不是該州的合法居民,羅斯福嚇壞了,想退出。但這時,托馬斯·科力爾·普列特提出挑戰。他突然轉身麵對羅斯福,大聲喊道:“聖璜山的這位英雄,難道隻是一名懦夫?”羅斯福在這一激將之下繼續奮鬥下去,感覺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了。一個挑戰不隻改變了他的一生,而且也影響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挑戰具有巨大的力量,這個道理史密斯也知道。

當史密斯擔任紐約州州長時,猩猩是一個最負惡名的監獄,沒有獄長,許多黑幕及醜惡的謠言在獄中洶湧傳出。史密斯需要一位鐵一般強有力的人去治理猩猩,他於是召來了勞斯。

“去管理猩猩如何?”當勞斯在他麵前的時候,他愉快地說,“他們那裏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

勞斯窘了,他知道猩猩的危險,那是一個不討好的差使。受政治變化的影響,獄長一再更換,有一位任職隻有3個星期。勞斯在考慮他的終身事業,那值得他冒險嗎?

史密斯看出了他的猶豫,往後一倚,微笑著說:“年輕人,我不怪你害怕,那不是一個太平的地方,那裏確實需要一個大人物去治理。”

正是史密斯提出了這樣一個挑戰,勞斯喜歡嚐試需要一個大人物來完成的挑戰,所以他去了,並成為在那兒任職最久的、最著名的獄長。他所著的《在猩猩的兩年裏》售出了幾十萬冊。他曾應邀在電台講話,他在猩猩生活的故事被拍成了數十部電影。他給罪犯“人道化”的做法促成了許多監獄改革的典範。

所以,如果你要使有精神、有勇氣的人接受你的想法,就請記住這個說服的重要原則:提出挑戰。

智慧點撥

挑戰是任何成功者都喜愛的一種競技,一種表現自己的機會;那是證明自身價值、爭強鬥勝的機會。正如卡耐基所說的那樣:“光用薪水是留不住好員工的,還要靠工作本身的競爭……”每個成功的人都喜愛競爭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四節 成為他人的人情債務人

卡耐基金言

主動吃虧,讓對方占便宜,等於放給他一份感情債。他不僅會一心一意與你合作,而且會因為感謝和感激,不斷尋找機會還你人情,成為你的長期人脈。

曾經有一個砂石老板,沒有文化,也絕對沒有背景,但生意卻出奇地好,而且曆經多年長盛不衰。說起來他的秘訣也很簡單,就是與每個合作者分利的時候,他故意隻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如此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人,都願意與他繼續合作,而且還會因為感激介紹一些朋友,再擴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戶。人人都說他好,因為他隻拿小頭,但所有人的小頭集中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才是真正的贏家。

如今,很多人都認為“無論做什麼,盡量別吃虧”。其實,吃虧並非都是壞事。有些時候,糊塗處世,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又走到一起。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處處想占便宜,於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而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勢,難免會侵害別人的利益,於是便起紛爭,在四麵楚歌之中,又焉有不敗之理?

“吃虧”也許隻是指物質上的損失,但是一個人幸福與否,卻往往取決於他的心境如何。如果我們用外在的東西,換來了心靈上的平和,那無疑是獲得了人生的幸福,這便是值得的。

生活中的不少好朋友,可能是事業上的合作夥伴,由於種種原因,後來反目成仇,雙方都搞得很不開心,結果是大打出手。有個人卻不一樣,他與朋友合夥做生意,幾年後一筆生意讓他們將所賺的錢又賠了進去,剩下的是一些值不了多少錢的設備。他對朋友說,全歸你吧,你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留下這句話後,他就與朋友分手了。顯得多有風度,沒有相互埋怨,這叫“好合好散”。生意沒了,人情還在。他就是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

有人問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怎樣成功賺錢的秘訣嗎?”李澤楷說,賺錢的方法他父親什麼也沒有教,隻教了他一些為人的道理。李嘉誠曾經這樣跟李澤楷說,他和別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麼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誠的意思是,吃虧可以爭取更多人願意與自己合作。想想看,雖然他隻拿了六分,但現在多了一百個合作人,他現在能拿多少個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話,一百個人會變成五個人,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李嘉誠一生與很多人進行過或長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時候,他總是願意自己少分一點錢。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麼也不要了,願意吃虧。這是種風度,是種氣量,也正是這種風度和氣量,才有人樂於與他合作,他也才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誠的成功更得益於他恰到好處的處世交友經驗。

很多時候,吃虧是福,是一種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還是做合作夥伴也罷,你主動吃虧,身旁的人會接受你的“謙讓”,他們不僅會一心一意與你合作,跟著你幹,而且會因為心存感激,不斷尋找機會還你人情。

不過,“吃虧是福”不能隻當套話來理解,應在關鍵時候有敢於吃虧的氣量,這不僅體現你大度的胸懷,同時也是做大事業的必要素質。

人非聖賢,誰都無法拋開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業出人頭地,就要學會適度糊塗,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主動讓別人占便宜,你就等於給對方放了一份人情債,那麼他對你日後的請求也就不好拒絕了,甚至你無需請求他都會主動來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