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用“心”交往,達成合作有捷徑(3 / 3)

說罷,吳道子靈感大發,揮動大筆,在畫壁上舞墨作畫,一口氣繪成了一幅巨型壁畫。這就是吳道子平生最得意的《除災滅患圖》。

故事中,裴文在怒氣中暗示了吳道子和張旭徒有其名,懷疑他們是否真稱得上是書聖、畫聖。吳道子和張旭聽完後當然感到自己的聲譽受損,因此就毫不猶豫地揮毫潑墨。

社會上流傳這樣一個說法:“請將不如激將。”確實,求人辦事的時候,如果直求、婉求都沒有效果時,不妨采用“激將法”激對方出手。

智慧點撥

至於如何去激將,用對方的聲譽作為“激將戰法”中的武器,是個輕鬆成功的不二之選。因此,在求人辦事時,不妨以他人的聲譽作為激將的理由,激對方出手相助。

)第六節 適當點一點對方的痛處

卡耐基金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處,戳到對方的痛處,可以根據人性的弱點,從道義的角度去激怒他。

二戰時期就有這樣一個例子。美國海軍軍官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用非同尋常的審訊方式,從一名納粹分子的口中獲得了德軍機密。他就是戳到了對方的痛處。

當時號稱“狼群”的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上橫行一時,對盟軍的海上運輸構成嚴重的威脅。更令人吃驚的是,德軍還研製了一種感音魚雷,即將投入戰鬥。盟軍派出了大量的諜報人員想搜尋有關的情報,但都一無所獲。

不久,美軍在大西洋擊沉了一艘德國新式潛艇,碰巧有一名曾參與感音魚雷製造的軍官正在艇上,他名叫漢斯。美軍采取了各種各樣的審訊,但漢斯立場頑固,軟硬不吃,最後美軍把任務交給了海軍軍官泰勒。

泰勒會說流利的德語,知識淵博,風流倜儻,他不把漢斯當作俘虜反而與之交上了朋友。通過長期的接觸,泰勒的風度、才華使漢斯佩服極了。

一天泰勒邀請漢斯到家中下棋,兩人邊下邊談,氣氛融洽。“你為什麼不審問我?”漢斯提出了他一直想問的問題。“你不過是一名普通軍官,有什麼好問的?”泰勒不屑一顧。“你錯了,我是一名經過專業訓練的優秀的魚雷軍官!”高傲的漢斯有點被激怒了。“得了吧,老弟,就你那三流海軍,還有什麼魚雷?”泰勒更輕蔑地擺了擺手。“請不要小瞧我們,我們不但有魚雷,還有比你們更先進的感音魚雷!”漢斯有點控製不住了。“哈哈,感音魚雷,你別編神話了。”泰勒用嘲諷的大笑刺激漢斯。

漢斯終於再也忍不住了,順手抓過一張紙,畫出了魚雷的原理圖?以證明自己沒有講神話。就這樣,美軍輕而易舉就獲得了感音魚雷的秘密,研究了對策,使得德國的這一新式武器沒能發揮出任何威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處,戳到對方的痛處,可以根據人性的弱點,從道義的角度去激怒他。因此,求人辦事時,戳到對方痛處也能成為激發他人辦事的巨大力量。這樣一來,對方不再是願不願意去幹,而是義不容辭地去幹。

事例中,泰勒正是抓住漢斯性格高傲的特點,用激將法使他說出了本不會說的話來。

智慧點撥

這種利用戳到對方痛處來求人辦事的方法,在古今中外曆史上是很普遍用到的,大到定國安邦,小到治理團隊,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第七節 產生心理共鳴自然好辦事

卡耐基金言

求人的時候,如果你能激起對方的心理共鳴,事情自然就好辦多了。

伽利略年輕時就立下雄心壯誌,要在科學研究方麵有所成就,他希望得到父親的支持和幫助。

一天,他對父親說:“父親,我想問您一件事,是什麼促成了您同母親的婚事?”

“我看上她了。”父親答道。

伽利略又問:“那您有沒有娶過別的女人?”

“沒有,孩子。家裏的人要我娶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我隻鍾情於你的母親,她從前可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姑娘。”

伽利略說:“您說得一點也沒錯,她現在依然風韻猶存。您不曾娶過別的女人,因為您愛的是她。您知道,我現在也麵臨著同樣的處境。除了科學以外,我不可能選擇別的職業,因為我喜愛的正是科學。別的對我而言毫無用途,也毫無吸引力!難道要我去追求財富、追求榮譽?科學是我唯一的需要,我對它的愛有如對一位美貌女子的傾慕。”

父親說:“像傾慕女子那樣?你怎麼會這樣說呢?”

伽利略說:“一點也沒錯,親愛的父親,我已經18歲了。別的學生,哪怕是最窮的學生,都已想到自己的婚事,可是我從沒想過那方麵的事。我不曾與人相愛,我想今後也不會。別的人都想尋求一位標致的姑娘作為終身伴侶,而我隻願與科學為伴。”

父親似乎有所感悟,但始終沒有說話,仔細地聽著。

伽利略繼續說:“親愛的父親,您有才幹,但沒有力量,而我卻能兼而有之。為什麼您不能幫助我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我一定會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獲得教授身份。我能夠以此為生,而且比別人生活得更好。”

說到這,父親為難地說:“可我沒有錢供你上學。”

“父親,您聽我說,很多窮學生都可以領取獎學金,這錢是公爵宮廷給的。我為什麼不能去領一份獎學金呢?您在佛羅倫薩有那麼多朋友,您和他們的交情都不錯,他們一定會盡力幫忙的。他們隻需去問一問公爵的老師奧斯蒂羅·利希就行了,他了解我,知道我的能力……”

父親被說動了:“嗯,你說得有理,這是個好主意。”

伽利略抓住父親的手,激動地說:“我求求您,父親,求您想個法子,盡力而為。我向您表示感激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就是保證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伽利略最終說動了父親,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這裏,伽利略采用的就是“心理共鳴”的說服方法。

為了使對方容易接受,最後還可以指出對方這樣做的好處。伽利略正是這樣做的。他說:“……為什麼您不能幫助我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我一定會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獲得教授身份。我能夠以此為生,而且比別人生活得更好。”

就這樣,伽利略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為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奠定了基礎。

人與人之間,本來有許多地方是相同的,但是要使彼此真正共鳴起來,需要一定的說話技巧。

在你對一個人有所求的時候,這樣的論點也同樣適用。最好先避開對方的忌諱,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談起,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圖,讓對方一步步地讚同你的想法,當對方跟著你走完一段路程時,便會不自覺地認同你的觀點。

智慧點撥

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隻是表現方式各異。你要找到你與所求之人之間的共同點,得到對方心靈的回應,就獲得了求人辦事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