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謙和低調更易博得信賴
社交中,實質上達成交易、交到朋友的人,都必須有真誠的態度,如果雙方之間沒有信任的這一層關係,任何多的付出、任何多的招數都沒法讓兩個陌生人靠近。
卡耐基金言
馳騁社交場上,所向披靡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是一臉的謙和,抱著低調的態度。正是這種謙和低調,使得他們博得了他人的好感和信任,從而在交際應酬方麵遊刃有餘。
美國《時代周刊》刊登了2005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名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任正非成為中國唯一入選的企業家,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等人比肩。
《時代周刊》的評價說,任正非顯示出了驚人的企業家才能。他在1988年創辦了華為公司,這家公司已重複當年思科、愛立信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曆程,如今這些電信巨頭已把華為視為“最危險”的競爭對手。
任正非的低調是出了名的,這位隨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企業家從不接受媒體采訪,從不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麵,從不參加各種無關緊要的集會、宴會,這與他的很多同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很多人都是唯恐被媒體和大眾冷落,他卻是唯恐被媒體曝光。在回答為什麼不接受采訪時,任正非的坦率讓人吃驚:“我們有什麼值得見媒體?我們天天與客戶直接溝通,客戶可以多批評我們,他們說了,我們改進就好了。對媒體來說,我們不能永遠都好,不能在有點好的時候就吹牛。我不是不見人,我從來都見客戶的,最小的客戶我都見。”
2001年,任正非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談道:“希望全體員工都要低調,因為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們不需要公示社會。我們主要是對政府負責任,對企業的有效運行負責任。對政府的責任就是遵紀守法,我們去年交給國家稅收共27億,今年可能會增加到40多個億。我們已經對社會負責了。”
好一句“我不是不見人,我從來都見客戶的,最小的客戶我都見”。正是任正非的這種謙和低調,不僅使他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打理公司,而且使他輕鬆博得客戶們的信賴,從而更快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在生意場上取得輝煌成就。
俗話說得好:“滿罐水不響,半罐水響叮當。”馳騁社交場上,所向披靡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是一臉的謙和,抱著低調的態度。正是這種謙和低調,使得他們輕易便博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從而在交際應酬方麵遊刃有餘。
在網絡論壇裏,經常有人炫耀一個月賺多少萬,一年賺多少多少。其中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是炒作,還是為了吸引眼球?真正做大生意的人是不會到處炫耀他們賺了多少的。
取得成績固然可喜可賀,但人應該往前看。真正有遠大目標的人,不會因這一單生意而沾沾自喜,不會為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得意忘形。他們的目標是持續的成功,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縱觀社交圈,那些開始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的人,或做出一兩件得意的事情便感到十分驕傲的人,在社交圈子中,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或是做一些大動作引人注目,而結果呢?卻常常起到相反的效果,招人厭惡。還有一類人,在商界爭取生意時,一切事情都高調處理,無所不用其極,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贏得訂單,氣勢逼人,不可一世。殊不知,商人平時也應該保持低調,這是避免當箭靶、贏得客戶和夥伴信賴的不二法門。
智慧點撥
大家都喜歡和一些謙虛的人結交,太驕傲必然會破壞人際關係。老子有言:“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其意是,江海之所以能成為一切小河流的領袖,就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一切小河流的下遊。所以,你如果想博得他人的好感和信賴,自然要深諳謙和低調之道。
)第二節 解開疑惑,贏得信任
卡耐基金言
無論是求人辦事,還是想進一步發展彼此的交情,贏得他人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
1921年,美國百萬富翁哈默聽說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鼓勵吸收外資,就打算去蘇聯做糧食生意,當時蘇聯正缺糧食,恰巧美國糧食大豐收。此外,蘇聯有的是美國需要的毛皮、白金、綠寶石,如果讓雙方交換,是一筆不錯的交易。哈默打定了主意,來到了蘇聯。
哈默到達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了列寧的辦公室,列寧和他進行了親切的交談。糧食問題談完以後,列寧對哈默說,希望他在蘇聯投資,經營企業。西方對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見,搞了許多懷有惡意的宣傳。哈默聽了,心存疑慮,默默不語。
聰明的列寧當然看透了哈默的心事,於是耐心地對哈默講了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目的,並且告訴哈默,“新經濟政策要求重新發展我們的經濟潛能。我們希望建立一種給外國人以工商業承租權的製度來加速我們的經濟發展”。
經過一番交談,哈默弄清了蘇維埃政權的性質和蘇聯吸引外資企業的平等互利原則,於是很想大幹一番。但是不一會兒,他又動搖起來,想打退堂鼓。為什麼?因為哈默又聽說蘇維埃政府機構審批手續繁多,尤其是機關人員辦事拖拉的作風,令人吃不消。當列寧聽完哈默的擔心時,立即又安慰他道:“官僚主義,這是我們最大的禍害之一。我打算指定一兩個人組成特別委員會,全權處理這件事,他們會向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幫助。”除此之外,哈默又擔心在蘇聯投資辦企業,蘇聯隻顧發展自己的經濟潛能,而不注意保證外商的利益,以致外商在蘇聯辦企業得不到什麼實惠。當列寧從哈默的談吐中聽出這種憂慮,馬上又把話說得一清二楚:“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確定一些條件,保證承租的人有利可圖。商人不都是慈善家,除非覺得可以賺錢,不然隻有傻瓜才會在蘇聯投資。”列寧對哈默的一連串的疑慮,逐一進行釋疑,一樣一樣地都給他說清楚,並且斬釘截鐵,幹脆利落,毫不含糊,把政策交待得明明白白,使得哈默的心好像一塊石頭落了地。沒過多久,哈默就成了第一個在蘇聯辦企業的美國人。
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求我們要善於消除對方的疑慮,把道理說透。一旦消除了這些疑慮,自然就能夠贏得對方的信任。不過,消除別人的疑慮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需要一點一點層層遞進,窮追不舍,把道理講明白、講透徹。
假如當初列寧不是很巧妙地解開哈默的疑問,那麼哈默很有可能就不會在蘇聯投資了,那樣無論對哪一方都將會是一種損失。
因此,在交際中當對方心存疑慮時,你若是想贏得對方的信任,最好采用層層釋疑的方法,巧妙解開對方的疑團,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那麼彼此間的交往就會變得順暢多了。
智慧點撥
無論是求人辦事,還是想進一步發展彼此的交情,贏得他人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因為人的思想是複雜的,有時會對某些事情感覺不是很有把握,或對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於是疑慮重重,這些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節 凡事都要多為他人著想
卡耐基金言
要想獲得別人的信任和體諒,並不是隻靠熱情與誠意便可取得成功的。或許你原本對自己的能幹極有信心,但往往會因過分能幹或熱心,而給別人帶來跟不上的感覺,自己也會有挫折感。這一切都是因為你不曾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他人著想。
張磊是一家電氣公司的一位科長,他一向知人善任,並且每當推行一項計劃時,總是不遺餘力地率先做榜樣,將最困難的工作攬在自己的身上,等到一切都上了軌道之後,才將工作交給下屬,而自己退居幕後。雖然,他這種處理事情的方法很好,但他太喜歡為他人表率,所以常常讓人覺得他太驕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