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博得信賴,信任感是交流的前提(3 / 3)

由於這種種原因,結果可想而知。周日,小張把自己那部分工作結果整理好找小李彙總。小李則先是一頭霧水,接著心中就燃起了熊熊的怒火,憤恨地質問小張:“這麼大的事情你怎麼不告訴我一聲?”小張反而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領導同時給兩個人發的消息,我以為你肯定知道呢!再說了,我平時要總是追問你的工作,不是班門弄斧嗎?”最後,兩人都認為對方做的不對,把彼此列入了不可信任的名單,而且還因為小組沒有完成任務被領導批評了……

可見,為了防止因信息量的差距而產生不信任感,或是已經產生了不信任感想加以消除,你首先應該把你認為“他應該知道”的事情也詳細地告訴對方,以縮小這種信息量的差距。

一般情況下,不信任感容易產生在我們未給予對方充分的信息,讓對方懷疑你對他隱瞞了什麼事。因為雙方掌握的信息量有出入,對方會擔心自己處於不利的狀態。

交際中,如果不消除對方這種不信任的心理狀態,你與他溝通任何事情,哪怕是請他幫個小忙,他都會擔心你在利用他的無知,因此根本不會與你合作。

想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注意兩個方麵。一方麵是,不要自我推斷地認為對方可能已經知道了某些事情,就不告訴他相應的信息。另一方麵是,“因為他沒問,所以我沒說”。但在實際交際過程中,這兩種做法都是行不通的,而且會阻礙交際的順利進行。

客觀而言,缺乏信息的對方往往沒有采取主動詢問,往往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主要包括兩點:第一,不知道自己的不明之處,也就是說,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麵缺乏信息;第二,因為不知道,所以擔心對方知道而自己不知道。

智慧點撥

在給予對方信息時,如果都是你這一方的信息,反而會招致對方對你的不信任。因此,你應該自然地說明對方自己可以確認那些信息是否可靠的辦法。例如,你可以對他說,“你去問某某,就更清楚了”。

)第六節 用親密感增加信任感

卡耐基金言

人們隻有對信任的人才會敞開自己的心扉,才會讓對方看到真正的自己。

有位老謀深算的公司經理計劃利用現任職位上的客戶資源開辦一家新公司賺筆大錢。於是他找了兩名以前的手下,共商創業的事。後來他發現他們三個人數太少,很難成功。於是他要他的手下另外再找七個人,組成十個人的創業團隊。

他的手下順利地找到了他們所需要的人手。這位經理卻發現,他與這七個新夥伴根本就不認識,他們是否值得信任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於是他想到了每晚分別與一個新夥伴共進晚餐的好辦法。席間他除了交代各人的職責之外,還鄭重地向他們表示“我也跟你一樣需要錢”!

結果,由於彼此有了共同的目標,這個計劃最後終於成功了。上例中,由於彼此有著共同的目標,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從而增加了彼此之間的親密感,贏得對方信賴。換句話說,交流中若能先讓彼此親密起來,贏得信任則是水到渠成了。

若幹年前,卡耐基訓練班在芝加哥的希爾頓飯店開會。會中,一位學員這樣開頭:“自由、平等、博愛,這些是人類字典中最偉大的思想。沒有自由,生命便無法存活。試想,如果人的行動自由處處受到限製,那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一說到這兒,他的老師便明智地請他停止,並問他是否有什麼證明或親身經曆可以支持他剛才所說的內容。於是他告訴了我們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他曾是一名法國的地下鬥士。他告訴我們他與家人在納粹統治下所遭受的屈辱。他以鮮明、生動的詞語描述了自己和家人是如何逃過秘密警察並最後來到美國的。他是這樣結束自己的講話的:

“今天,我走過密歇根街來到這家飯店,我能隨意地自由來去。我經過一位警察的身邊,他也並不注意我。我走進飯店,也不用出示身份證。等會議結束後,我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前往芝加哥任何地方。因此請相信,自由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奮鬥。”

他獲得了全場觀眾的起立和熱烈的鼓掌。

現實交際中,除了共同目標能夠增強親密感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增強親密感的技巧。

1.肩並肩談話易進入狀態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與人麵對麵談話時,往往會特別緊張。因為人與人一旦麵對麵,眼睛的視線難免會碰在一起,容易造成彼此間的緊張感。

相反的,與人肩並肩談話,在精神上絕對比麵對麵談話要來得輕鬆。因此與人初次相見,坐在他的旁邊往往較容易進入狀態。這一點同樣適用於與異性約會的時候。

2.友好的肢體接觸能增進彼此的距離

事實上,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無形的“自我保護圈”,除非是自己認為是朋友的人,否則不會讓人進入這個範圍。但反過來說,若對方已經進入了這個“自我保護圈”內,則往往就會產生對方是自己朋友的感覺。人與人之間有了友好的肢體接觸,比如一個友善的擁抱,彼此間的距離會一下子縮短許多。

因此,若想在短時間內縮短與初識者間的距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製造與對方身體接觸的機會,握手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3.若與對方有共同點,就算再細微的也要強調

“你家住哪……喔,那個地方我以前常去,附近是不是有一家賣香煙的雜貨店?”像這樣,為了縮短與對方之間的距離,隻要是可以拉近彼此距離的話題,就算再細微的也要強調。

因為人與人之間一旦有了共同點,就可以很快地消除彼此間的陌生感,產生親近的感覺。這樣不但可以使對方感到輕鬆,同時也具有使對方說出真心話的作用。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相同的心理。例如兩個陌生人一旦發現彼此竟然曾就讀於同一所小學,頃刻間就會產生“自己人”的感覺,立刻會打成一片。

因而,與人交往時,找到一些共同點強調一下,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常用“我們”這兩個字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我們在聽演講時,對方說“我認為……”帶給我們的感受,將遠不如他采用“我們……”的說法,因為采用“我們”這種說法,可以讓人產生團結意識。

5.閑聊自己曾經失敗的事比談自己成功的事,更易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人們在一起的時候,常會聊一些話題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此時若談自己曾經失敗過的事,會比談自己成功的事,更容易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因為老是炫耀自己成功的事情,容易讓人產生反感,而留下不好的印象。

智慧點撥

愛默生認為,不管一個人的地位如何低,都可以向他學習某些東西,因此每一個人跟他說話時,他都會側耳聆聽。與之類似,著名的卡耐基先生曾指出,隻要是願意說出個人體驗的人,就算他所得到的人生教訓微不足道,他仍然能夠聽得津津有味,始終不曾感到乏味。